第9頁(第2/2 頁)
風騷和武人的明媚,滿是塵土的臉上充斥著酒逢知己,相見恨晚的感慨。在某個差人再次溜號的空隙,前郎中大人湊到孟清和跟前,嘆道:&ldo;小友浮石沉木之能世所罕見,實乃我輩楷模。若在朝堂為官,定能伏虎降龍扶搖直上,棄筆從戎著實是可惜了。在下若有小友三分之能,也不會落此下場,嗚呼!話說,你真的不重新考慮一下?若要再行科舉之路,並非沒有辦法,在下可以為你引薦……&rdo;孟清和看著他的目光,就像在看一個不折不扣的瘋子。這位都這樣了,還為他引薦?前郎中大人肯定被磕出了腦震盪,並且短期內毫無痊癒的跡象。隨著旅途的延續,孟清江時刻勤練以眼殺人的絕世武功,孟虎一直正直善良且光芒萬丈著,前郎中大人逮著機會就孜孜不倦,孟清和如枯萎的仙人掌般日益憔悴。心累,身也累。大明朝的交通運輸事業尚處於起步階段,路況不佳,交通工具匱乏,在邊塞之地,高檔一點的馬車都是傳說中的神話。這種情況之下,後世只需要幾個小時的車程,孟清和等人硬是走了幾天。再加上前郎中大人時不時的&ldo;唐僧精神&rdo;,當終於抵達目的地,看到開平衛那高大的城牆時,孟清和差點趴到地上嚎啕大哭。解脫了,終於解脫了!再沒有比被別人&ldo;唐僧&rdo;更難受的事了,他終於體會到了孫行者的痛苦。早知如此,他絕對不踹孟清江那一腳!&ldo;到地方了。&rdo;兩位差人顯然是做慣往邊塞押解犯人的活計,熟門熟路的走到城門之前,守城的兵卒竟是熟人,打招呼的第一句竟然是:&ldo;這回是幾品的官?怎麼才一個?難不成都砍了?你是不知道,這段時間,咱們這缺人啊。&rdo;孟清和聽得冷汗潸潸,可見犯官充軍已成了潮流,每月不來上幾回實屬稀奇。明太祖,威武霸氣!差人帶著前郎中大人進了城,孟清和上前一步,將隨身牙牌和路引遞上,在兵卒檢視牙牌時,仰頭望向城門和包著磚皮的土牆,胸中湧起一股類似豪邁與蒼涼交雜的情緒。開平衛是大明捍衛北疆的邊防重地,曾是元朝上都,由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修建,在元朝定都燕京後改為陪都。元世祖在這裡登位,元順帝從這裡被趕往應昌,歷經百年風雨,它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起和衰落,見證了遊牧民族與漢家王朝在元末戰火中的盛衰更迭。輝煌,榮耀,戰亂,火焚。城牆上有泥土和瓦礫重修的痕跡,原來的七門已封閉六門,只留南門進出。城門上方的開平二字,被黃沙浸染,帶著一種歷史的厚重,沉澱著大明軍人的硬骨與強悍。閉上雙眼,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千軍萬馬在草原上廝殺的場景。人叱馬嘶,刀光血影,從草原上吹來的風彷彿都帶著血腥的味道。這不是一場遊戲,也不是一場夢,而是真實的一切。他是真正的活在這裡,活在六百年前的大明王朝。這裡有他的親人,有他現在和將來將為之奮鬥的一切。&ldo;十二郎?&rdo;守城門的兵卒早已檢查過牙牌,孟清和卻半天沒有反應,直到孟虎拍了他一下,才啊的一聲回過神來,對上兵卒好奇的視線,捏了一下拳頭,歉意一笑,&ldo;麻煩了。&rdo;從兵卒手中接過牙牌,孟清和深吸一口氣,正要邁步進城,眼前的兵卒臉色陡然一變,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拽住孟清和的後領,&ldo;快進城!&rdo;守城的兵卒像是拎只貓似的把孟清和拎進了城內,孟清江和孟虎緊隨其後,城頭傳來了號角聲,孟清和掙扎著回頭,能見到穿著絆襖的步卒和扛著農具的壯丁正從四面聚集,急急向城門處湧來,還有十數匹沒有配鞍的戰馬,五六個步卒揮舞著鞭子,拼命將它們趕進城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