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第1/2 頁)
放下筆,看著新擬好的敕令,黃淮同解縉相識一眼,都不免嘆息。賞賜興寧伯和定國公,何嘗不是天子在表明態度,以示看重漢王和趙王。天子有意設漢王護衛和趙王護衛,皆是五萬七千之數,平王卻仍留在京城,不令其就藩。表面上看,這是天子對嫡長子的另眼相待,是恩寵。實際如何,明眼之人都十分清楚。不就藩,不設護衛,不掌封地,雖可聽政,卻無權決策。若是平王獲封皇太子尚好,依天子目前的意思,冊封之日卻遙遙無期。連力挺朱高熾的解縉等人都因天子幾番斥責意氣消沉,何況朝中搖擺不定的群臣?在翰林院修書時,解縉曾同黃淮等人進行過長談,得出的結論並不樂觀。但囿於皇命,不得出翰林院一步,終歸沒有太好的辦法。現今書已修成,眾人回到朝堂,想辦法扶平王上位,成了眼下最緊要的一件事。漢王和漢王就翻北疆邊塞,頗有功績,聲望日隆。護衛設立,又有武將支援,羽翼漸豐,長此以往,對平王將大不利。可往日經驗卻讓解縉黃淮不敢輕舉妄動。一個不慎,平王將會徹底失去聖心。漢王和趙王是庶子尚好,無奈天子的三個兒子都是徐皇后所出,同樣嫡子的身份,象徵著不小的競爭力。又有天子偏愛,局面對平王可謂是十分不利。&ldo;宗豫兄,依你看,天子……&rdo;值房內,解縉和黃淮正低聲商討著敕令內容,藉以揣測天子之意。房門外,白彥回已匆匆趕到,送幕膳的文吏不認識白彥回,見他身著盤領窄袖衫,頭戴烏紗描金曲腳帽,也知是有品級的內侍,至少是個少監,當即行禮。跟在白彥回身後的兩個小宦官都沒出聲,宮內的規矩,首領太監和高品級的內侍在前,沒有他們說話的份。想表現一下?好處得不著,板子加身是一定的。&ldo;咱家奉命來找解學士。&rdo;白彥回是個伺候人的宦官,卻也曾跟隨永樂帝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天子面前,他不敢大聲說話,在這些不入流的文吏眼中,絕對是一座攀不上的高山。永樂帝重用宦官,是因其忠,也因其才,和壓制朝臣沒有多大關係。如鄭和,王景弘,侯顯,白彥回等,若非自身條件所限,換個身份入朝為官,未必會差到哪裡去。這一點上,永樂朝之後的宦官,除個別之外,完全是拍馬也趕不上。見白彥回冷著臉,口稱要找解縉,文吏心中打了個突,不敢耽擱,立刻將白彥回引往了值房。解縉和黃淮聽聞皇帝召見,都是一愣。莫非是有要事吩咐?&ldo;咱家只奉命傳召,其他的,咱家就不清楚了。&rdo;白彥回袖著手,&ldo;陛下傳召解學士,請解學士同咱家走吧。&rdo;這話何止是不客氣,簡直和錦衣衛拿人沒多少區別。文人一向看不起武將,更看不上宦官。如果不是被黃淮拉住,解縉當場就要發火。白彥回眯了眯眼,心中不屑。咱家都能一眼看清的心思,天子會不知道?就這樣,還想著從龍之功?做夢呢。天‐色‐已暗,一名火者打著燈籠引路,白彥回沒心思搭理解縉,早晚都要去見閻王爺的人,還費心思搭理他幹嘛?解縉終歸不是蠢人,看著腳步匆匆的的白彥回,心中湧起一陣不安。到了承運殿西暖閣,宮燈映亮門前內侍的臉,不安的感覺更甚。白彥回瞄了他一眼,先一步入內通稟。 很快,暖閣內傳來了天子的聲音,&ldo;請解學士進來。&rdo;冰冷的語調,讓解縉生生打了個哆嗦,不由得想起被太祖高皇帝罷官遣歸的那一次。解縉硬著頭皮走進暖閣,躬身下拜,&ldo;臣參見陛下。&ldo;話音剛落,耳邊就響起了一陣風聲。解縉下意識的躲了一下,定睛看去,兩本書攤開在石磚之上,正是他負責編修的《文獻大成》,心頭一顫。&ldo;陛下?&rdo;&ldo;解縉,朕問你,朕的命令,在你眼中是否不值一提?&rdo;解縉的臉立刻白了,&ldo;陛下何出此言?臣萬萬不敢!&rdo;&ldo;你還問朕?!&rdo;朱棣怒極,幾大步走到解縉跟前,將另一冊書擲到地上,厲聲道:&ldo;朕命你修書時是怎麼說的?!你是怎麼答應的,又是怎麼做的?朕命你修一部囊括天下學問之書,你就是這樣應付朕的?啊?!&rdo;解縉頓時汗如雨下,&ldo;臣不敢,臣……&rdo;&ldo;你不敢?朕看你敢得很!&rdo;永樂帝怒極反笑,&ldo;朕好武不假,卻不是大字不識的莽夫!敢糊弄朕,讓朕成為天下人口中的笑話,好大的膽子!&rdo;解縉不敢繼續爭辯,伏在地上,不停的請罪。實際上,他也無言爭辯。書修得如何,他心裡比誰都清楚。本以為修書不過是皇帝一時興起,做給天下人看的,不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