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攻不下真定城,打不開南下進攻的道路,後勤糧餉再跟不上,難保軍心不穩。萬一有人生出異心,不想繼續跟著他造反,那問題可就大了。燕王這裡發愁,他麾下的將領也開始發愁。這個時候,到底該怎麼辦?打又打不下來,說服耿炳文投降更不可能,舉兵靖難以來,燕王終於遇上了 十二郎獻策真定城久攻不下,燕王發了狠,下令調集軍中全部火炮,不及代價的群轟。城池建造得再堅固,也架不住成百上千的鐵球往上砸。城牆很快被砸得坑坑窪窪,幾座城門也是搖搖欲墜。耿炳文曉得此舉的厲害,馬上下令士卒用泥土滾木堵住城門三面,只留南門,加倍兵力防守。四面城門都堵死,固然增加了燕軍攻城的難度,也相當於堵死了自己的生路。大敗之下困於城中,士卒的情緒本就不穩,堵死四面城門,明擺著告訴大家要死守真定,生機渺茫。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朱棣不可能同他拼消耗,耿炳文自然不會犯這種錯誤。何況真定城內幾萬大軍還要吃飯,留下南門,同樣是為了等待援軍和糧車。耿炳文能想到的事情,朱棣也不會忽略。他不打算給耿炳文任何翻盤的機會,下令繼續炮轟的同時,派出騎兵攔截運糧車和援軍。沈瑄率領燕山後衛繳獲了山東運來的軍糧,朱能打退了永平指揮吳傑的援軍,徹底截斷了耿炳文的後路。炮轟聲中,耿炳文再次走上城頭,看著城下密密麻麻準備登城的燕軍,心情複雜。燕王的確有太祖高皇帝之風,論軍事謀略,性格果決,手段老辣,年輕的皇帝絕對不是他的對手。難道……不!用力搖了搖頭,天下正統乃是建文皇帝!燕王不過是一藩王,更是反賊!&ldo;擂鼓,攻城!&rdo;燕王騎在馬上,立於大纛之下。身姿魁偉,面容剛毅。馬刀遙指真定,此戰必下城池!&ldo;攻城!&rdo;各軍戰旗烈烈,攻城的燕軍架起長梯,吶喊聲中,奮不顧身的攀向城頭。城頭檑木巨石並下,煙塵中,攻城的燕軍很多從半空跌落,死傷每時都在增加。燕軍架起了更多的長梯,同袍的死亡更激起了他們的憤怒血性。城頭守軍也拼盡全力,檑木巨石之後是滾燙沸水,熱油,如雨的弓箭。攀上城頭的燕軍也很快被亂刀砍死,死前拼命咬住了一個守軍的喉嚨,慘叫聲中,抓著對方一起跌落城頭。不得生,便赴死,沒有退路。不斷增加的傷亡人數讓朱棣皺眉,比起富有天下的建文帝,他手下計程車兵雖然善戰,數量卻終究有限。打消耗戰,他的確拼不起。鼓聲中,攻城計程車兵退下來,燕王下令繼續炮轟。他就不相信了,集合全軍的火炮,不能在真定城牆上開個窟窿。可惜老天都在幫耿炳文,就在燕軍架起火炮,依序填裝泥土,火藥和鐵球的時候,天空中聚集起黑色的烏雲,一聲又一聲炸雷響起,豆大的雨滴瓢潑而下,澆滅了燕軍手中的火把,也澆涼了燕王的心。城內的守軍怔忪片刻,大聲的歡呼,耿炳文顧不得擦去臉上的雨水,對著城下的燕王大聲喝道:&ldo;朱棣,上天不予,你何敢取!&rdo;雷聲轟鳴,掩不去耿炳文的怒喝。城內守軍士氣頓起,燕王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ldo;收兵!&rdo;朱棣的確被耿炳文激怒了,但他沒有喪失理智,冒雨進攻,無異於讓手下的兵卒去送死。 燕軍鳴金收兵退回大營,城頭的守軍仍在歡呼,憋屈了多少天,總算能揚眉吐氣一回了。&ldo;總戎,逆賊氣勢已弱,不若出城反擊?&rdo;耿炳文搖頭,他同樣沒有被暫時的勝利衝昏頭。如果是徐達常遇春,或是李文忠藍玉在此,此計可行。但他不是以上人中的任何一個,手下也沒有哪個將領的才具比得上這幾個人。相反,從朱棣的身上,他卻能看到徐達和李文忠的影子。&ldo;仲庵,我已經老了。&rdo;耿炳文單手按在城磚之上,神情中帶著一股蕭索。當年隨太祖高皇帝征戰天下,剿滅元兵,鏖戰陳友諒,對抗張士誠,耿炳文都未曾感到如此無力,因他深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跟隨這樣一個雄主征戰沙場,雖死無憾,有何可懼?南京的建文帝卻讓耿炳文動搖了。寵信腐儒,不通軍事,偏聽偏信,還時常腦袋抽風,做出不可思議的愚蠢決定,這樣的皇帝讓他感到無力,十分的無力。難怪朱棣會造反了。心中突然冒出這個念頭,不由得悚然一驚,他怎麼會這麼想?&ldo;總戎?&rdo;見耿炳文臉色驟變,一名部將小心問道,&ldo;可是有何處不妥?&rdo;&ldo;無事。&rdo;耿炳文定下心來,說道,&ldo;加固南門防守和城頭工事,逆賊不會就此善罷甘休。&rdo;&ldo;遵令!&rdo;部將應諾,沿城梯而下。耿炳文也走下城頭,離開之前,回身朝燕軍大營的方向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