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第1/2 頁)
&ldo;定國公是好人啊!&rdo;憑祥縣內,各項官府牽線的生意逐漸步入正軌。往來的商隊,不少在縣城裡設立了商鋪,卻有更多的商人無處落腳。為此,憑祥縣令李慶青特地召集本地大族商賈,在城西進行擴建,仿造唐時坊市,起了成排的房子,並造起圍牆,令衙役早晚巡邏,做商人設點和歇腳之用。坊市設立後,在此交易的商人都要按法交稅,購買或租賃宅院上繳的費用,出錢的商人同官府五五分成。官府的五成中,有四成要上交國庫。此舉看似商人吃虧,李慶青還曾擔心根本不會有商人願意出錢。孟清和卻告訴他,根本用不著擔心,到時收錢都會收得手軟。事實果如孟清和所料,訊息傳出,預期的資金很快到位,有商人慢了一步,捧著錢在衙門前跺腳,只恨前邊那些王x蛋手腳太快,連口湯都不留。&ldo;李大令覺得如何?本官沒騙你吧?&rdo;孟清和淺笑,李慶青再次拜服。&ldo;伯爺天縱英才!&rdo;簡直非人!不過,非人的孟伯爺也有hold不住的時候。定國公率步騎一萬五千回師,將路經憑祥的訊息傳來,李大令眼中神鬼莫測的孟伯爺,差點從椅子上蹦起來。快一年沒見,光是聽到沈瑄的名字,都心跳加速。這算越活越回去?捏捏耳朵,好吧,他承認,就這麼沒出息了,愛咋地咋地!袖子一甩,出城,接國公爺去。 永樂帝曰:誰讓咱有錢憑祥城外,泥土飛揚中,數百役夫揮灑著汗水。自憑祥到諒山,一條以碎石和泥土鋪成的大路逐漸成型,修路的役夫,有受僱的邊民,也有徵發的土人,最多的,卻是安南戰俘和被捕獲的賊寇。在縣令李慶青的主持下,憑祥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工地。城西的市坊已經建成,每日往來和常駐的商隊土官,幾乎是臨近州府的總和。隨著糧食,木材和各種貨物的聚集,這個數字還將持續不斷擴大。 &ldo;不出兩年,憑祥縣可以該稱為憑祥州了。&rdo;明朝府州縣的區劃,除了土地,人口稅額等都要考慮在內。一年前的憑祥,不過是一座邊境小城,除大軍出征,無任何特別之處。如今的憑祥,成為了明朝邊境的物資轉運中心,大量的貨物經商隊運送到此,再售賣出去,每日的交易額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收取的商稅更是讓人驚歎。同繁華的金陵等地還不能相提並論,卻將設立已久的茶馬互市遠遠甩在了身後。廣西雲南的土官開始習慣到憑祥交易。儘管距離較遠,稅額更高,但有縣衙主簿專管市坊,取消專案繁多的雜費,馬匹和方物不會被過分壓價,所得的利潤反而更高。而且,這裡不只能換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還有西南土官和番邦眼中的奢侈品。比起茶馬互市,憑祥的市坊更合人意。金銀,銅鐵,絲綢,瓷器,海外舶來的香料,源源不斷彙集到憑祥,換成稻穀良種和木材,經海運,漕運和馬隊運往中原。往來的的商隊,越來越多,連江南一帶的巨賈都關注起這座西南縣城。朝廷中,以銅錢換糧的奏請一經透過,戶部尚書夏元吉立刻派人前往廣西。來人還在路上,訊息就已傳開。運往憑祥的糧食數量,達到了新的高峰。據悉暹羅國王都親自派出了商隊,寮國占城等更是不甘落後。大明有錢,他們有糧食,鐵器和絲綢都能交換,不抓緊機會的是傻子。西南各處的土官和商人對興寧伯敬畏萬分。這位神通廣大的伯爺,難道真是財神轉世?李慶青和思明府等地的豪族對孟清和愈發恭敬,也更加堅定了抱緊興寧伯大腿的決心。跟著興寧伯,果真是有肉吃,有錢賺啊!土官,知州,知府,甚至是道員,都對小小的憑祥縣令各種羨慕,能抱上興寧伯的大腿,不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能福廕三代。在這種情況下,李大令行事愈發謹慎穩妥,對孟清和的交代也是全力以赴。就如修路這件事,孟清和提出總綱,縣衙上下立刻制定出最詳細的規劃,從役夫,資金到各項環節,詳細得不能再詳細,包括伙伕每天的工作,都細化到十餘條目。孟清和樂得做甩手掌櫃。身為大寧鎮守,只要皇帝沒擼了他的官,不可能一直留在廣西。征討大軍已平定了安南,離啟程返京的日子不遠了。一旦離開,憑祥的繁榮能不能持續下去,不再是他能左右。&ldo;本官只是過客。&rdo;孟清和的話中有一絲遺憾,可再遺憾也要面對事實,&ldo;憑祥的事,本官不便繼續插手。但有一點,只要能源源不斷向朝廷輸送糧食,李大令入京述職,不過是早晚的事。&rdo;至於商人到安南境內購買土地,種植糧食的事,單憑李家的力量無法維持。成國公向天子上了秘奏,不經通政使司和文淵閣,直接由錦衣衛遞送。孟清和相信,以永樂帝的眼光,定然能看到背後乃至於更深層次的意義。說不定,他沒想到的部分,也會被提出來並加以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