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第2/2 頁)
不想燕王竟如此的心狠!一旦燕王計成,濟南必定是守不住的。拿下濟南之後,燕王會如何對待自己這些人?德州的待遇是別想了,能保住項上人頭就是萬幸。惶恐的情緒開始蔓延,燕王是個可怕的敵人,濟南城守到現在堪稱是奇蹟。想到破城後的種種可能,有人已經坐不住了。鐵鉉心中不免嘆息,別人可以搖擺,可以害怕,但他不行。他是皇帝親命的山東布政使,職責是守衛濟南。 哪怕城破,他也絕不會向燕王低頭!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是一個讀書人的氣節,是一個朝廷官員的的立身根本!&ldo;諸位,此計雖然毒辣,也不必過於懼怕。&rdo;鐵鉉輕咳一聲,&ldo;燕王妄圖水淹濟南,足見其手段已盡,士卒已疲,再無其他辦法。&rdo;&ldo;方伯所言甚是。&rdo;盛庸接言道,&ldo;我等守城三月,燕軍久攻不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能破此毒計,燕逆必定退軍!&rdo;眾人面面相覷,仍有遲疑。說得輕鬆,怎麼破計?派人去偷襲?自濟南被圍,朝廷雖有援軍,卻是杯水車薪。城外燕軍仍佔據優勢。守城已是極限,出城迎敵絕對是找死。&ldo;諸位不必擔憂,鉉有一計可破燕逆。&rdo;&ldo;方伯此言當真?&rdo;鐵鉉嚴肅的面容上難得露出一絲笑意,道:&ldo;此計若成,濟南之危可解,更可掃除城外燕逆,趁勢收復德州,匯合朝廷大軍進攻北平!&rdo;眾人面露驚色,不是說笑?還是為了安定人心故作姿態?&ldo;諸位不必懷疑,本官不會妄言。&rdo;鐵鉉略微提高了聲音,&ldo;此計只有二字,詐降!&rdo;詐降?眾人再現疑色,可行嗎?&ldo;若一人詐降,燕逆定有懷疑,若是千人之數,又如何?&rdo;鐵鉉環視眾人,沉穩說道,&ldo;濟南城危,燕逆必自以為得計,放鬆戒心。我等設計誘其入城,埋伏將兵一舉擒下,城外大軍投鼠忌器,軍心必亂。何愁大功不成?&rdo;&ldo;妙計!&rdo;&ldo;大善!&rdo;&ldo;需下官之處,方伯只管吩咐。&rdo;&ldo;如此,我等同心協力,掃除燕逆!&rdo;計定,鐵鉉立刻著手開始實施。出城投降的人必須嚴格選拔,不能露出半點破綻,令燕王起疑。更不能讓左右搖擺的人混進去,使假投降變成了真投降。詐降前的準備工作由盛庸主持完善。城頭之上,守軍日夜輪換,對著城外的燕軍大聲唾罵,罵完就哭,內容大同小異,主題只有一個,&ldo;濟南魚矣,亡無日矣!燕逆真td不是東西!&rdo;城外燕軍聽到了,根本不做理會,繼續該幹什麼幹什麼。水淹濟南是個大工程,燕軍的動作根本瞞不住城內,城頭守軍的大罵恰好證明此計可行。於是,燕王下令加快速度,濟南擋在他面前三個月,再多的耐心也早已告罄。孟清和指揮著手下兵卒伐木堵住溪澗,在轟隆隆的巨響中,挺直背脊,遙望濟南。沒有攻不下的城池,只有堅不可摧的人心。鐵鉉,盛庸,濟南的守軍,他們的頑強令人欽佩。立場不同,註定彼此只能成為敵人。有這樣的敵人,也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如果南軍一方都是類似李景隆的草包,史官不會浪費更多的筆墨,只為描繪朱家叔侄之間這場皇位爭奪戰。頂多在史書上留下寥寥幾筆,記敘某年某月某日,藩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起兵造反。一路勢如破竹,先下某地,再下某地,接著下某某地。於某年某月某日,終於成功打進南京,把建文帝一腳踹下皇位,自己坐了上去。自此改換年號,祭拜太廟,新君新氣象等等等等。結尾用上幾個語氣助詞,對建文帝的短暫皇帝生涯做一下總結,也就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