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處罰(第1/2 頁)
無論眾人如何度過這漫長的十幾日,鄉試放榜之期已然來臨。
季少淮付了錢,定了臨窗的位置方便觀察,自己帶上小芽,當然,他也不曾忘卻王晟,連帶著王晏也被他吩咐門口的掌櫃記上。
王晟帶著王晏早早來到客棧,並與季少淮稍作介紹。
“這是我族兄,姓王,單字晏。”
季少淮休息了十幾日,風寒之症已然不顯。
他站起身,拱手問好:“晏兄。”
“這是我的好友,姓季,名少淮。”
王晏亦是回禮:“季兄安好,此次多謝。”
“無礙,左右我一人也是要定廂房,還不如人多些,熱鬧些。”
王晟接上王晏的話:“多謝。”
季少淮無奈地看著王晟,坐下抬著手中的茶杯說道:“坐吧,再不坐剛剛添的茶又該涼了。小青、小藍已經去樓下等榜,你我與晏兄就在此吃些小食。”
王晏點點頭,又道了聲謝。
季少淮看出王晏的拘謹,便主動引縣學與府學課程有何區別的話題,讓他一起討論。
果然,王晏聽見季少淮的提問,就將縣學交代得事無鉅細。
“看來,縣學與府學除卻夫子的不同,所授課程並無差別。”
季少淮搖著摺扇總結道,突然瞥見人群中讓出一條道,還當是已然放榜,沒曾想為首的衙役並未帶著紅榜,反倒押著幾個人。
“晟兄,晏兄,你們看!”
王晟亦是瞧見這幾人,立即反應道:“舞弊?”
“想來是如此,否則也不會大張旗鼓將其帶出。”
季少淮皺著眉頭,憂心忡忡說道:“此次鄉試一波三折。”
“但是,你看如今不是全部解決了嗎?”
王晟笑答,低頭看向窗外。
這幾位押送的衙役沒走多久,貢院的大門再次開啟,此次宣讀的是在鄉試之中作弊的考生,隨著宣讀聲,眾人方才知曉此次科舉發生何事。
當然,最嚴重的當屬郭同和,其他人頂多是挾懷、冒籍之類,而郭同和、嚴發、葛明等人則不同,他們夥同貢院內的對讀官直接割卷。
在場諸位聽聞此事,無不譁然。
季少淮立即站起來,喝道:“好狠的心腸!若不是此次主考官明察秋毫,我等這些寒窗苦讀數年的考生,就為他人做了嫁衣!”
王晏瞳孔微縮,沙啞道:“蒼天保佑,好在世間尚有公正。”
正當其餘二人慶幸感慨之時,王晟卻看到為首幾人雖惶恐不安,卻沒有罪到臨頭的緊迫,行走頗為從容,後面跟隨著幾位面色蒼白,才有行錯事被捕之感。
他隨即收回視線,語氣平淡地問:“那這幾位涉事的官員,會如何處置?我觀《大越律》,也只是將他們貶為官吏,甚至官府也不能動刑。”
季少淮瞬間回神答道:“王兄所言非虛,不過他們幾人也無法再當科舉考試官員,而且仕途受限,無法高升。”
王晟搖搖頭,沒有繼續往下深談。
這種懲罰,對他們來說太過輕巧,甚至不影響後世子孫,他們才會有恃無恐。
王晟雖不主張法家,以嚴刑厲法治國,但是這等禍害民眾之人,就該重罰,圍觀者才會引以為戒。
這次是主考官秉公執法,徹查硃卷與墨卷,才使得天啟十年建安鄉試考生能夠獲得公正的機會。
可是,科舉一事是取士的主要途徑,不應受個人影響。
王晟也不敢細想,若沒有公正之人應是怎樣。
他是渾渾噩噩度過一輩子,到頭來才知曉自己的卷子難受,還是到死都不知曉自己卷子被替換過更難受。
偷竊者一路之上,享得高官厚祿,被竊者反倒缺衣無食,受盡苦楚。
到頭來,一經發現,換來不過一句,事已定局,又能如何。
王晟沉下臉,季少淮都不忍側目:“晟兄,此事已了,你為何仍舊愁眉不展?”
王晏亦是望向王晟,生怕他被此事嚇到,寬慰道:“他們人已被押走,也損害不了本場考生,想來中舉與否,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
王晟微嘆:“我方才在想的,不是本場鄉試,而是往前數場。他們能做出此事,想來也不是第一次行事,那些人落榜之人,是否也有被其更換硃卷者?”
此話一出,季少淮愣住,王晏亦是沒有開口寬慰。
眾人在此多加商談,都解決不了往前之事,也安慰不了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