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同意(二)(第1/2 頁)
王文秋愁眉不展,嘆息一聲:“你自己看著辦吧,我管不了你了。去永州一事,還要再想想,我再想想。”
先前說的全部都忘了,只剩下自己的兒子就要遠走。
王晟不給他逃避的機會,直言:“縱使我歷經艱辛,考取功名,若爹爹執意要幫他們,以己之屈,慷慨他人,或爹爹糊塗行事,我不會同意,也不會幫忙,只會和爹起爭執。人心不齊,獲得功名,不亞於幼童玩火般危險。”
“希望爹爹慎重考慮。”
王文秋一怔,喃喃自語:“往後不與他們來往就是……”
“王炅就算這次還了錢,可我契約上並沒有說,兩清以後我該如何。他往後犯了事,我依舊會將他轉送衙門。同理,其他的人亦是如此。”
“只要村中有人行此等事,我不會息事寧人,把他們帶去衙門,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王晟站起身拍了拍王文秋的肩膀:“在我這裡,人情世故往後稍稍,他們犯了法,就應該依法處理。爹爹也不要整天想著他們是你的兄弟,他們行事也毫不顧忌你,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你有妻兒,並非孤身一人。”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如果爹還是不願聽我的,爹不願討的錢,我來討,爹不願做的事,我來做。”
“這,全看爹爹你。你是願意當一個蝸居在家,不問世事的人,還是願意當一個令人恭敬的人。”
而不是在別人眼中,有一些愚鈍的人。
王晟言盡於此,沒有再往下說。
好賴全講,其餘的也沒必要說了,還是回屋看些書,晚上早些休息,明天好去討錢。
王文秋眼睜睜看著王晟就這麼走了,無奈之下,只好自己回屋和柳昭星商量。
王晟剛看了兩頁書,柳昭星就風風火火的拿著布尺過來。
“娘?”
“站起來。”
柳昭星一扯,王晟就順勢站起來。
她便幫王晟量尺寸。
“娘,早前衣裳已經說了,還有一套,不用再縫了。”
“你不是要去永州嗎?我給你制一些大的衣裳,往後好替換。”
柳昭星量完後,把布尺一收,看著自己身前比自己高大的人,說道:“你去永州也好,家裡有我,不用擔心。”
王晟無奈道:“娘,我要去,但不急在一時,況且衣裳、被褥這些,到時候去永州再買就是,你莫要趕製了。”
“外邊的衣裳,哪有我制的好,你別管。”
“娘,你不要趕製,我就不說你。你還要看我金榜題名,萬一把眼睛熬壞了,這不是白瞎嗎?”
王晟勸道。
“娘知道。娘在你中秀才就知道,我兒有出息,你比大多數人都有出息。”
柳昭星嘆息一聲:“晟兒,你去府學,我攔不住你,這次你去永州,我就不攔你了。這樣的人,我們這些人留,也是留不住的。”
她說到後面有些哽咽,卻立刻轉身,用含糊不清地語氣說:“出門在外,不比家裡。這些日子,你就在家好好休息。”
“娘。”
王晟喊道。
柳昭星卻沒有依著王晟的話,停下腳步,又風風火火的走了。
王晟坐下,正想繼續看書,突然來了靈感。
今歲,為了鄉試,王晟沒有新的稿件給寧掌櫃。
自己要歸家時,便去尋了一趟書肆買書,碰見寧掌櫃,他便開始催自己寫稿。
如此,新的稿件,就以孝道為題材吧。
只是,筆名得改改。
王晟轉念一想,另給自己起了一個叫路人甲的筆名,並開始寫信,告知寧掌櫃這篇文章印刷就用這名。
他準備將這篇文章,與宗教的輪迴轉世說相結合。
這個地界,信神明。
王晟這幾年,斷斷續續寫了幾本話本,也只有一開始的兩篇,得的錢最多。
當然,若單單寫歌頌孝道或者神佛的話本,還犯不著改筆名,正是寫的是愚孝,筆名就得改改。
畢竟《二十四孝》的傳統和時代背景,自己寄出去的這個書,能賺錢是好事,賺不了錢反而將自己一系列的書列為禁書,那就不好了。
王晟思考良久,方才決定,這篇話本的題目,就叫《孝子蔡來福》,簡潔明瞭。
蔡來福出生時,喜鵲銜枝。
其父名為蔡伯山,他接過枝頭,隨即將懷中的幼子取名為蔡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