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通達(第1/2 頁)
書院牆邊,擺著些許木桌。
一路觀之,大致可以分為三處。
一處為報考外舍,一處為報考內舍,另一處則為推舉信投遞處。
“報考者只要將自己的憑證遞交給登記者就可以等候考試。”
“你可有舉人憑證?”
王晟報考內舍,隊伍不似外舍般橫長,很快就輪到自己。
前一句話是季少淮的解釋,後一句話是登記者的質疑。
王晟先遞交了證明籍貫、年齡等憑證,舉人憑證收在自己的衣兜裡。
畢竟在這時,舉人已經可以憑藉著憑證,前往外地遊學,不需要經過村裡,再到鎮上的層層稽核批准。
他們只需要在抵達當日將憑證遞給守衛核驗便可。
王晟與季少淮一路都是這般過來,小芽是奴籍,也不需要憑證,王冒則是早就村長辦好了憑證。
這時,他會這麼發問,不外乎是開啟了憑證,看見了王晟的年齡。
“站在此處,自是有的。”
王晟沒有為難他,不慌不忙地遞給他舉人憑證,等他查閱過後,將這些人帶到一處空地。
他和季少淮一邊等候,一邊閒聊:“我方才看見門口佇立的怪石,上面有被墨水浸染。”
季少淮搖著扇子回道:“這裡乃是永州,碑文化顯赫之地。不少文人墨客都在此地留有墨寶,想來書院門口,立著怪石,也不足為奇。”
王晟淡然笑道:“上面若是草聖懷素題的字,或是柳宗元先生所題,想來會寫上歸屬,也會成為著名的景觀。可是,在登山之前,我們都不知曉這裡立著怪石。”
季少淮詫異地看了王晟一眼,點點頭說道:“好似是這個理。其他的不說,單憑懷素先生的名氣,這等怪石放在外頭沒人看管,夜裡就有人給盜了去,真跡難尋。”
“因此,我猜測,這個石碑,乃書院夫子或是學子提筆寫字之處。前有古人碑石林立,後有來者題字怪石。永州,意境斐然,人文氣息濃厚,是個不錯的求學之處。”
王晟總結道。
翻山越嶺而來,自然想要在求得真學問。
其他的不說,光門前的那個怪石,就足夠讓王晟研究幾日。
上面的墨跡有豪邁放縱之氣,也有含蓄內斂之意。
石頭的本色見不著,是因為王晟雙眼都是上面的墨寶,只不過還沒研究透徹,就被打斷,現在心生念想。
季少淮對於習字一道,沒有王晟那般執念,很快就從這個話題跳出來,觀察四周,走到他處打了招呼,又尋了回來。
“王兄,別想了。”
季少淮以扇敲了一下王晟的肩膀,以作提醒。
“你猜我方才遇見誰了?”
“誰?”
“孔念溫和楊子美。”
“哦。”
王晟回過神,應了一聲:“你不是早就知曉他們會來此地?”
犯不著這麼驚訝吧。
“你猜我剛剛又看見誰了?”
“沈思之。”
王晟無奈配合道。
“聰明。”
“那是因為你先前提過此事。”
季少淮收回扇子,又啪的一聲,迅速將其開啟,搖著扇子慢悠悠說道:“我只是猜到他們會來此,可是,我猜不到他們聚在一處啊!”
“?”
“在那。”
這回換王晟詫異地朝季少淮指的方向探去,真的看見了聚在一處的三人。
只不過,楊子美和沈思之相談甚歡,一旁的孔念溫神情好似沒那麼高興了。
沈思之不知說了些什麼,孔念溫轉頭就走。
當然,最令人驚訝的還是楊子美,還留在原地與沈思之交談。
“他們兩人何時這麼要好?”
鄉試之前還橫鼻豎眼,鄉試之後就把手言歡,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季少淮冷笑一聲,答道:“對楊府來說,自己的喜好哪有前途重要。”
這一句話,王晟聽懂了。
“喜好和前途又不衝突,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
王晟不對他人做評價,反觀內心回了一句。
他看著孔念溫滿是陰霾地臉,走過去喚道:“孔兄,許久未見,可還安好?”
孔念溫筆直的站在一旁,突然聽見聲響從身側傳來,探過身子,看見王晟,興高采烈地回道:“安好安好。你也來此地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