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田假(一)(第1/2 頁)
王晟收拾物品歸家,王旲不忘招呼道:“晟哥,我過幾日去你家啊!”
“知道了。”
王晟回答道,這不耽誤他收拾的進度。
王晟沒有將測試卷的結果告訴家裡人,這件事是柳昭星從他處聽到,第二天晚上就又給王晟煮了顆雞蛋,說是慶祝王晟的學習成果。
這三個月來,家中銀錢的來源除了每次沐休日賣山貨,就是瓜果的收成,再加上柳昭星所繡的帕子外,沒有多餘的收入。田間的收成不是很理想。
王文秋栽種最多的蔬菜是青菜,這類菜好打理,也好收成,百斤得兩貫錢,也就是兩千文錢。這還是前段時間下冰雹,青菜價格大漲,王文秋冒著冰雹搶收,也才收了百斤,其餘全部砸爛在地裡了。
這百來斤由官府統一派人來稱重,核對過後,按當地價格取稅百分之五,用於補充當地官府財政收入,用於建設。
最重要的則是夏季稅和秋糧稅,夏季稅於每年農曆八月開始徵收,秋糧稅則是秋收後的第二個月開始徵收。大越朝自從前幾年開始,就徵收貨幣代替徵收實物和徵發差役。
因而,農民需要將收成部分換成銀錢,才能在每年徵收夏季稅的時候交上。這時候就有兩種選擇,一者是賣予官府徵收的人員,一者是自己售賣。王晟的家中沒有多餘的勞動力,一般選擇一同賣予徵收人員,剩下留做家用。
這時,當地官府人員要多收一些車輛來往的損耗費用,就是對小家庭覆滅的打擊。好在自從劉知府繼任後,多次在長樂府內貼告示告知,只允多收一成以作損耗,清河鎮的知縣也莫敢不從。
各種田的收成相差甚遠,交完稅後,基本只餘溫飽之用。王文秋現在每次種完田裡的活,還要去山上,看看有沒有野雞、野兔等禽類可獵,或者菌菇、栗子之類的山貨可拾。
柳昭星除卻洗滌衣物聽些村中雜事,也不再閒聊,坐在家中繡帕子,偶爾還會帶著王靜靜在山腳採些野菜,用自己為數不多的謀生手段,補貼家用。
王晟家之所以青黃不接,有一部分原因是分家之時,只分到十畝中等水田,其餘二十畝均是下等水田,而王文智分得的五畝上等水田,二十五畝中等水田,二十畝下等田。這其中,五畝上等水田充當銀錢抵給賭坊。王文成則是分得二十畝中等水田與二十畝下等水田。
上等田與中等田的田契均握在王母手中,分家時,王母在老族長的勸誡下拿出了部分中等田作為公中財務,上等田卻怎麼勸也不拿出,分家過後,播種時節,那田換了人耕種,眾人瞭解一番,這才知道原來被王文智賣了外村人。
因而,分家之後所存的銀錢不多,家中又要供王晟唸書,前段時間王晟那病早已花光積蓄,只能緊巴巴生活。
晚上用餐之時,王晟等王文秋等人說完話,才淡淡說道:“明日就是田假,我想去田裡幫襯一下爹爹。”
“不必不必,你好好唸書,田裡的事情有我在。”
王文秋心裡感到慰藉,開口卻是毫不猶豫的拒絕。
“徐夫子曾教導我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不下地,怎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想去,我可以在旁邊割點稻子,只要身體不適就會停下。爹爹。”
王文秋沒再回話。
“吃飯,吃飯。”
柳昭星招呼著,王晟暫且按下。
不過隔日,王晟早早起床,還是先在院中運動,而後溫習課業。
一般情況,王文秋要等到王晟習字寫完第一篇才起床。今日,王晟剛將紙鋪在桌上,院中就傳來動靜。王晟放下筆,趕忙走到院中喊道:“爹爹,你去田裡不要忘記喊我!”
“嗯。”
王文秋沉默半刻,終於應了一聲。
等到吃完飯後,王文秋早點吃完,已經在院中等候。王晟吃完後,收拾片刻也起身前往院中。走近王文秋,他便將手中握著的一把鋸鐮交於王晟,自己則拿起籮筐與扁擔,籮筐裡還裝著些趁手的工具。
王晟拿到鐮刀後,就覺得這鐮刀也有些年歲,木製刀柄已然成了黝黑色,上面的鐵被磨得發光發亮。
夏季的清晨,陽光照耀著田野金黃的稻穗。王家村的眾人大都早早來到田間,各自帶著鐮刀和鋤頭,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他們用汗水澆灌著這片土地,辛勤的勞作換來了收穫的喜悅。
王晟也不例外,他彎著腰一下又一下的揮動著手中的鐮刀,累了就到樹下休息,恢復些體力再重複往前的動作。只是自己負責的這一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