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活計(第1/2 頁)
又一沐休日。
這次王文秋忙著上山看看有沒有野物可打,給自家年節添點肉食。
柳昭星去清河鎮的繡坊找管事人商談事宜,而王晟則是去鎮上購買徐夫子上課透露出來的意思,年假過後徐夫子要講授的內容是《孟子》一書,就一同跟了去。
繡坊王晟也與王文秋進去過幾次,只是這次格外不同。
以往繡坊的牆上掛的主圖大多是送子觀音、山海花鳥之類的繡品,現在換上錦鯉游水、吉祥柿子等繡樣,來往預訂的人大多選擇預訂錦鯉游水這類的繡品,平時受歡迎的山海花鳥反而受到冷落。
櫃檯在入門處,兩旁掛滿了繡畫,和繡坊簽訂契約的繡娘則端坐在繡架前,專心地縫繡自己的作品。
她們時而運用絲線編織出或細膩或粗狂的線條,時而用針在絹上描繪出細膩的花紋,完成的繡品則有專門的人收集整合到一處。
“曹掌櫃,我想問問有沒有新的樣式訂單?”
柳昭星領完一年繡坊外接單的賞錢,看著手中僅有的三十文錢忍不住問道。
這賞錢是在繡坊接單定期交上繡品,每次累計一文,下次逾期就將前面所有銀錢扣除,並且繡品單價折半。
繡帕子這類小物件每個不過五文錢,她緊趕慢趕也要三日才能繡完,拿到的銀錢不如繡其它物品多。
曹掌櫃最近也是忙得焦頭爛額。
過年期間鎮上的訂單多,因為繡坊成品成色好,送往長樂府也有銷路,就是這繡坊的繡娘就這麼些人,繡娘每日天明繡到天黑,也抵不過這日益爆滿的訂單。
“有是有,不知道你能不能繡啊!小周!”
曹掌櫃兩眼一閉,思考片刻,用力敲了一下腦袋,還真叫他想出一個急切完成的訂單,立馬招呼夥計將樣品送來。
“你看這個荷包。這可是我們當今熱門樣式,上面不僅要用金線繡上錦鯉,還要在中間繡上一個‘福’字,繡坊不提供樣品,你看成嗎?”
夥計拿來的這個樣品是用金色絲線繡成,波光粼粼的水波中游著錦鯉,它的背鰭猶如翩翩起舞的長袖,紅色與金色交相輝映,美輪美奐。兩條錦鯉交相對應,中間的“福”字繡得細微精巧。
“這上面的字……”
柳昭星躊躇不敢應下,雙目之間滿是對這繡樣的驚羨與心動。
王晟還在納悶自己的母親為何不應下,這柳昭星一開口,他就明白了,連忙用手拽住柳昭星的手,輕聲且緩慢說:“字我記下了,娘。”
“曹掌櫃,這單我接。”
柳昭星連忙應下,這夥兒就怕掌櫃將這好差事收了回去。
“好。我先予你兩單的材料,繡成之後一件兩百文錢。不過你們要先交納材料的押金,一共五百文錢。”
“掌櫃,我們可以只要一份材料嗎?押二百五十文錢。”
柳面露難色,皺紋聚焦於眉心,如同針尖般銳利,眼底的波瀾萬千,與王晟兩人眼神的交匯有著些許頹然。
這五百文確實是一筆大開銷,但若減少到二百五十文,按照秋收的收成確實能支付,只是萬一繡毀了……
王晟則是堅定的回望,眼眸之中充滿信任,柳昭星這才付了錢。
“晟兒,娘對不住你。”
柳昭星在繡坊內被荷包迷了眼,加上王晟的默許,還真掏了二百五十文錢買了那些材料,這時人一踏出繡坊,陽光照在臉上,人彷彿又回到世間,心底湧現出無限的悔意。
“沒事,娘。”
只是支付繡品材料的押金,就購買不了《孟子》一書了,不過王晟有自己的思量。
之前來清清書肆購書,就看見有學子在木桌上抄書,然後交予掌櫃結銀錢。
這番沒錢也能去尋一下書肆的掌櫃,看看這活計能不能勝任,不過看柳昭星一副要衝進繡坊退錢的模樣,立馬拉住她,解釋其中緣由。
柳昭星這才安下心。
等二人來到清清書肆之時,裡面的學子相較於之前少了許多,可能是過年的緣故。
王晟在暗自嘀咕著。
不料這話竟被掌櫃聽了去,他解釋道:“那些個書生,最近都在集市上支攤賣春聯或者寫信去了。寫一幅春聯十文錢,一封信件少則五文錢,多的我也不知,這可比在我這裡抄書強。”
這王晟趕忙接上掌櫃的話。
“掌櫃,你們這裡還需要抄書人嗎?”
“你可要來我這抄書?這可不是什麼好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