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縣試(第1/2 頁)
唱保過後,王晟一群人經歷了授身與檢查籃子後,由五個衙役帶入考場,分開考試。
王晟打量著這間考棚,牆角的蜘蛛絲格外顯眼,頂上漏不漏雨另外說,檢查了一下桌椅,好在沒有左右搖晃的情況。
王晟趕緊拿出抹布擦拭桌椅,再拿出文房四件,等待衙役將試卷發放。
他算排在靠前的位置,因此進來等了一段時間,才聽見眾衙役高呼:“鎖院。”
沒一會兒,一聲銅鑼響,配合著鼓聲,提醒眾人試卷發放。
王晟接過衙役發放的試卷,先檢查有無空白或者字跡不清的情況,再在答卷紙寫下名字,開始看題。
第一場考的是墨義,一共有五十道題。
這個部分王晟相對熟悉,花費不了多少時間就從記憶裡提取出來,就是怕有些題目墨義中的典故沒有全寫上,因而要先在發下來的草稿紙上將重點的字先記上免得答題時遺漏。
答卷紙只有一份,無論是否人為損壞,都不能再拿一份。
這些題目不難。
“里仁為善,擇不處仁,焉得智?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難的是這一句話,要學清楚這兩者雖然都在《論語·里仁》篇裡,並非前後句,還要按照意思將它一一句讀,再分析其意思。
王晟寫完這五十題,抬頭一看,對面考棚的考生還在抓耳撓腮。這種題目不多,看來僅有幾題就讓學習不紮實的學子因此煩惱。
他又翻過去細緻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缺寫、漏寫與錯寫,就坐在位置上等待收卷。
這期間,他大概安穩下來,這三場估計也是考原先的內容,想來也是,剛剛下達的命令,縣試一般還是遵循舊例,只是這策論不是寫的是什麼內容。
王晟思考著,一轉眼就到收答卷的時間,他將試卷一交,就趕緊趁著還沒人去茅廁,先行一步,否則等大家都去了這臨時搭建的茅廁,那味道,簡直別是一番滋味。
他去完茅廁,再回考棚裡取出罐子,排隊打水,就著饃饃吃,免得口乾噎著。
中間休息的時間僅有一個時辰,王旲本想考完在打水處匯合,被王晟果斷拒絕了。
這近幾個鎮,所有意願參加縣試的人全部彙集於此,別的不說,萬一被分配到方位的考棚,光走還是要走一刻鐘,與其在人山人海中費力尋人,不如回考棚吃完還能閉眼休息。
王晟吃完休息了兩刻鐘左右,就起來活動活動筋骨。
二月天,考棚外颳風恨不得凍得人直哆嗦。王晟怕寒從腳底來,還穿了兩層足衣,這兩層也防不住休息時,風時不時吹響腳底。
對面的考生這時有空了,看見王晟走來走去,還以為他上午考試不理想,特別自來熟地走過來說道:“別走了,仁兄,今年不行,來年繼續。”
王晟笑了笑,“多謝寬慰。”
這時銅鑼又響起,讓考生準備第二場考試。
二三場考試是連在一起,第二場的卷子一收,第三場的卷子也跟著發放下來。
王晟看了一眼,要寫兩篇策論,這兩篇均是取自四書中的一句,考生要破題立意與解答。
“禮與食孰重?”
沒有看過《孟子》的人,可能回答得五花八門,但是這篇策論,要以孟子的主要觀點展開論述,孟子這一篇在其後總結不能拿吃飯之重與禮之輕作比較,這本無可比。
要從其後“堯舜之道”尋找破題之處。
這場考試,等王晟停下手中的筆,不知覺間,磨的墨已消耗乾淨,他卻沒察覺,趕忙翻到第一頁檢查,理順一下思路。
王晟看完一遍,衙役來將答卷收走,併發下另一份試卷。
最後一場僅考半刻鐘,在這半刻鐘,考生要答卷內容,王晟拿卷一瞧,果真是詩或賦,以“春”的詩句。
王晟想了想,將自己的備用詩套上,不求功,只求無過。
因而最後一場,王晟很快就結束,坐在位置上等候出考場。
“哐——”
又一聲響,衙役開始走來收答卷,考棚四周喧譁聲四起,突然來了一隊佩刀的衙役,這些衙役每四個考間站一人,喧譁聲瞬間安靜下來。
王晟交完卷子走出考場,王旲考棚離院門較近,因而早早出來,站在王文秋身邊,有氣無力地朝王晟打了一聲招呼:“晟哥。”
隨即就要趴倒,被王晏一撈,撈到懷中。
王晟擔憂的看著王旲,順手將自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