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大結局(第1/1 頁)
在李易的指揮下,他們輕易地斬殺了程普、韓當等江東老派將領。這一戰不僅展現了李易卓越的軍事才能,也徹底改變了江東的格局。程普和韓當作為孫氏舊部的核心人物,他們的隕落標誌著江東舊勢力的瓦解。李易以雷霆手段迅速接管了江東的軍政大權,並透過一系列政治手段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從此之後,江東徹底落入李易的掌控之中,成為他逐鹿天下的重要基石。
以江東和徐州為根基,李易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深知,想要在亂世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從根本上提升國力。於是,他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在農業方面,他鼓勵開墾荒地,推廣先進的耕作技術,並減輕賦稅,使農民得以休養生息;在商業方面,他大力發展手工業,疏通商路,促進各地物資流通;在軍事方面,他改革兵制,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這些改革使得江東和徐州等地經濟迅速復甦,人口增長,國力日益強盛。
隨著實力的增強,李易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地域。荊州,這片富饒的土地,成為了他的下一個目標。荊州地處長江中游,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既是南北交通的樞紐,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荊州由劉表統治,雖然劉表素有“八俊”之名,但其統治下的荊州內部矛盾重重,軍備鬆弛。李易看準時機,果斷出兵荊州。
在攻打荊州的過程中,李易展現出了高超的戰略眼光和指揮才能。他先是派兵佯攻襄陽,吸引劉表的主力部隊,隨後親率精銳部隊突襲江陵,切斷了劉表的退路。劉表措手不及,倉促應戰,最終兵敗身亡。荊州之地盡歸李易所有。與此同時,劉備因丟失新野縣,被迫接受諸葛亮的建議,率部逃亡益州。這一戰不僅讓李易獲得了荊州這塊戰略要地,也為他日後統一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得到荊州後,李易幾乎佔據了整個南方。此時,天下三分之勢已成:佔據南方的李易,佔據北方的曹操,以及偏居益州一隅的劉備。曹操作為北方的霸主,實力雄厚,但他也深知李易的威脅。為了遏制李易的擴張,曹操決定與劉備聯手,共同對抗李易。然而,此時的李易已經不再是他們能夠輕易對付的對手。
在李易的統治下,南方各地經濟繁榮,軍事實力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李易的軍隊已經大規模裝備了火槍、火炮等跨時代武器。這些先進的武器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使得曹操和劉備的聯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在接下來的三年中,李易先後擊敗了曹操和劉備,最終奪取了整個大漢天下。
統一全國後,李易改國號為“華夏”,正式建立了華夏國。他並沒有滿足於此,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在李易的領導下,華夏國開始了全球征戰的歷程。華夏的陸軍所向披靡,先後征服了亞歐非三大洲;華夏的海軍更是勢不可擋,先後征服了扶桑、高句麗、南美、北美等地。李易的野心和遠見使得華夏國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世界帝國。
五十年後,李易已經達到了七十歲的高齡。此時,全球幾乎盡歸華夏,世界一統。李易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一個普通的將領,成長為統一天下的帝王,再到征服世界的霸主。他的故事被後人傳頌,成為了永恆的傳奇。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