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圖窮匕見(第1/2 頁)
維持一個家庭的關係,靠的是血緣和親情。
而要想維持一個家族,靠的是族譜,靠的是宗祠。
哪怕天各一方,哪怕彼此不認識,但是家譜和宗祠在,就始終有一根線,將彼此串聯在一起。
10月15,下元節。
祠堂的戲臺,早早就搭了起來。
祭祀先祖的祭品,也早已備齊。
這樣的祭祀年年都有,以往通常是族中的老人操持。
不過這一次,族中許多有分量的中年一代,也匆匆忙忙趕了回來。
大祭年年有。
可這樣的好戲,百年都難得一見。
更何況這次的事情,不僅僅關係到一人一房的榮辱,更關係到絕大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能在族中說得上話的,能回來的全回來了。
對於這一切,王景仍然視若無睹。
看這架勢不對,王守業心裡有點慌!
“你是真不怕啊?”見王景還是無動於衷,父親很煩躁的說道:“人家灶臺已經搭好,就等你下鍋了!”
王景微微一笑,很輕鬆的說道:“誰把誰煮了,還未可知!”
哦?
聽王景這麼一說,王守業眼前一亮。
這小子從小就有無數鬼主意,雖然闖禍無數,一次次總能化險為夷。
知子莫若父,王景的那些小聰明,王守業看得清清楚楚。不過這幾年,王景一直外面留學,父子倆很少見面。學成歸來後,王守業再看王景,已經有些霧裡看花的感覺,始終猜不透他的心思。
特別是這次離家出走幾個月,王守業更看不懂他了!
“你們把心放肚子裡。”王景哈哈笑道:“有高爺爺在,他們不敢把我怎樣!”
這麼自信?
難道王景的身後,真有老祖宗給他撐腰?
王家的人都知道,老祖宗閒雲野鶴慣了,有時候出一趟門,七八年不回來都很正常。
不過王景出生後,老祖宗回來的次數,確實勤快了不少。特別是王景在家的這些年,老祖宗基本上年年都會回來,每次一回來就帶著王景闖禍。人老如童,王守業又氣又惱,卻又無可奈何!
現在看來,這更像是一種偏愛!
畢竟老祖宗子嗣眾多,除了王景之外,又有哪個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再後來,年輕一代漸漸長大,族老們商議,要選一位可靠的年輕人,作為將來的族長培養。
那時候王景歲數不大,而長房和三房中,有好幾個子弟都很不錯。特別是長房的王立,還有三房的王全,都是聰慧過人,做事沉穩的青年才俊。可萬萬沒想到,最終的結果,卻是王景拔得頭籌。
最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老爺子暗中使了手段。
可轉念一想,這種關係到宗族興衰的大事,老爺子就算有心,其他族老也斷然不會同意。唯一的可能,是老祖宗暗中打了招呼,王景才可能順利上位。可這一次,事關幾百人的飯碗,王守業的心裡,始終懸得很。
就在這時,有人過來了。
說祭祀快開始了,讓大家趕緊過去。
檢查了衣裝,王景朝宗祠的方向走。
到了宗祠。
除了那些族老,還有叔叔伯伯堂兄堂弟,來了七八十號人。
上香。
讀祝文,獻酒,獻肉,焚祝文,辭神拜叩。
一個個儀式,在太爺爺的主持下,有條不紊的進行。
祭奠完先祖,然後是續家譜。王家是望族,開枝散葉子嗣眾多,每年都有不少新人需要寫入家譜,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等家譜續完。
不相關的人紛紛離場。
剩下的除了族老,全是能說得上話的人。
咳咳!
見時機成熟了,王永繼咳了一聲,朝王永元望去。
王永元點了點頭,目光望著一個身穿灰西裝的中年人。
那人叫王守善,是三房的一位伯伯,在省城做藥材生意。據說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在族人中算是混得很好的一個。
得到暗示,王守善站了起來,雙手抱拳對王永修說道:“族長,晚輩最近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想請族長幫忙解決。”
“王家之人,守望相助從來都是一條心。”王永修抬起頭,對王守善笑道:“若是能幫的話,我絕不推辭!”
好!
得到王永修的肯定答覆,王守善很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