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帝國敗家子 > 第六百二十四章 王康去哪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王康去哪了?(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看♂書↙手機使用者輸入:♂m♂.♂♂♂♂.♂co3

自義傾侯劉章公然對抗朝廷起,北疆行省大部分州府響應,關府嚴令,掐斷聯絡。

劉章並沒有什麼反叛的名義,因為趙皇姜承離根本就不是昏庸無道,魚肉百姓的君王。

他還算是頗有民心。

因此,劉章發文提出幾大訴求,廢除新政繼續推行,廢掉王鼎昌富陽伯爵位,將其獨子王康壓解,交由他處理……

類似於種種,說的冠冕堂皇,什麼若不停止,國將不國,而且還以王康為主要物件,作為把柄提出。

因為現今明眼人都知道,王康才是趙皇這邊最鋒利的刀。

只要把王康消滅,或者由此逼宮,必然事半功倍。

他歷數了王康幾大罪狀,直接筆伐誅心,各種舊賬全部翻了出來。

身為主管外事的主客司郎中,對待來使,不敬不尊,是越趙之間,甚至是**而起的主要根源,罪魁禍首!

身為科考主官,總事科舉,監管不嚴,監督不力,致使發生舞弊大案,事後卻當做沒事人一樣,反而讓淮陰侯沈元崇背了大黑鍋。

人家高風亮節的請辭,感覺遭遇不公,無奈之下,反叛趙國,加入越國……

總之這篇發文,基本就是顛倒黑白,毫無道理,就是潑髒水,還為沈元崇洗白。

王康所做的好,根本不提,反而將不好無限忘大。

不忠,不義,不仁,不明的一個大禍害!

必須得而誅之。

而目前所提出的最大罪狀,便是王康棄城出逃。

身為城守,守土衛城。

結果呢?還跑了!

不但跑了,還把城燒了,這樣的城守,無疑是很失職的。

丟城失戰,若真較真,是重罪,在軍中是要重罰,是要殺頭的……

而這也是最荒唐的。

大軍來襲,孤立無援,堅守多日,已經不易。

能安然而退,更是難得,可以說是載入史冊的經典戰役。

王康救了風安城那麼多城民百姓又怎麼不說?

緊接著,劉章又親自發出剿文,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清楚王康!

一時間,王康站在了分口浪尖,

成為了各方博弈的中心。

這些訴求趙皇當然不會應允,反而直接強勢發起內戰。

整個北疆行省亂成了一團。

朝廷平叛大軍,越國大軍,沈元崇的兩萬人馬,劉章組建的義傾軍……各方混雜。

而且他們都有一個潛在的目標,王康!

越軍大帥陳湯,吃了那麼大的虧,總要補報的,恨不得坑殺王康。

沈元崇也是如此,他們兩方本就有著大仇,他帶兵出淮陰,就是為了攻擊王康。

朝廷大軍,接到趙皇御令,先不管叛事,先找到王康。

他也沒想到王康竟然會這麼決然的留下,為了風安城的城民百姓。

越是這樣,趙皇越不會放棄。

劉章也在找,他不但現在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而且王康還是公子,必要殺的人。

各方人馬,各方勢力,都在找王康,但他們發現,王康卻根本找不見,不知去了哪裡?

彷彿是失蹤了一般。

最先發現的是陳湯,他帶著幾萬大軍,穿過風安一路向兗州方向前進。

糧草全無,軍心都有些渙散。

哪怕一路掃蕩,也沒發現什麼人家,更沒有什麼糧食作物。

天漸寒,日漸凍。

這可真是遭罪啊,又冷又飢。

但陳湯一直在堅持,他心裡有個執念,這個時候若是回去,從此他會被笑話死的。

最起碼也要佔據一城一地,坐看趙國內亂。

而且王康有很大的可能,是往兗州方向逃離。

他帶出那麼多的城民百姓,總不能不管不顧吧,總是要安置吧。

而兗州地廣,是最好的選擇。

但兗州已經不歸順朝廷,陳湯猜想,王康應該是先帶兵攻個小城,作為安居之點。

一路上,陳湯撒出去的斥候,不計其數,但奇怪的是,根本就沒有什麼發現。

沈元崇也是如此,他心焦到不行,劉章跟他,可是一夥的,自己來攻兗州,這不是玩鬧麼?

可現在陳湯好像看出他的假意,一直威逼,而他就算是假意投靠越國,也得拿出

目錄
超級藥材大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