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孔明吶,你覺得蜀中王會派人求救嗎?(第1/2 頁)
荊州零陵地界
府邸的後花園當中,在一處亭子內裡有一個桌子,而桌子兩端有端正的兩名男子。
此面色黝黑且兩耳垂肩者,乃年近耳順之年的老者,此人便是劉皇叔,而面色蒼白者乃一青年,乃諸葛孔明也。
今日難得的空閒時間,與孔明先生享受美好時光!
然而美好時光總是短暫的,但見到劉備眉頭一皺深嘆一口氣。
“孔明吶,你覺得蜀中王會派人求救嗎?”
聞言,諸葛亮看了看劉備後道。
“主公,是何從說起?好讓我跟主公謀一計策。你這讓我怎麼辦?該如何下手呢?”
“如今曹操勢大,漢中張魯又虎視眈眈,蜀中形勢不容樂觀。”劉備緩緩說道,“若蜀中王遣使求援,吾當如何應對?”
諸葛亮輕搖羽扇,沉思片刻道:“主公莫憂。若蜀中王真派人來,我們需先探其來意,再作定奪。或可遣一使者前往蜀中,與之商議同盟之事。同時,我們亦需加強荊州防備,以防曹操趁機進攻。”
劉備點頭稱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也罷,便依軍師所言。只是這使者人選,還需仔細斟酌。”
兩人又商議了一番,最終決定派遣關羽之子關平出使蜀中。關平年輕有為,智勇雙全,定能不辱使命。
“希望此次能與蜀中順利結盟,共抗曹軍。”劉備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期待。
數日後,關平帶著劉備的書信和禮物,踏上了前往蜀中之路。
一路上,關平小心翼翼,時刻保持警惕。經過數日奔波,他終於抵達了蜀中的邊境城市。
在城門口,關平遇到了守城計程車兵。他出示了劉備的信物,並說明了來意。士兵們立刻將他引薦給了城中的官員。
官員得知關平的身份後,對他十分恭敬,隨即安排他在驛站休息,並派人快馬加鞭趕往蜀中王宮,向蜀中王稟報此事。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落在蜀國的土地上,彷彿給整個國家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蜀國的宮廷內,一場例行的會議即將開始。
與會者們魚貫而入,他們都是蜀國的核心人物,彼此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然而,今天卻有一個陌生的面孔出現在這裡,他便是奉劉皇叔之命前來的使者。
眾臣官員們依次入座,眼神交匯間透露出對這位神秘來客的好奇與期待。不一會兒,劉璋也整理好自己的衣冠,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殿府。他徑直走向中央的座椅,坐下後俯瞰著眾人,眼中閃爍著自信和威嚴。
整個殿府內瀰漫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每個人都深知這次會議的重要性。劉璋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諸位愛卿,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有要事相商。相信各位已經聽說,劉皇叔派遣使者來到我們蜀國。”
他微微一笑,繼續說道:“此次劉皇叔派來的使者,將帶來關於我們兩國未來發展的重要訊息。我希望大家能夠以開放的心態聽取他的意見,並共同探討如何加強我們之間的合作。這不僅關乎蜀國的繁榮昌盛,更關係到百姓的福祉。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創美好未來!”
隨著劉璋的話語落下,殿內響起一陣輕微的議論聲。
大臣們交頭接耳,紛紛表達著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有的人對劉皇叔的提議表示讚賞,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而另一些人則持謹慎態度,擔心其中可能隱藏著風險。
這時,那位奉命而來的使者站起身來,向劉璋行了一禮,然後開始陳述劉皇叔的意願和計劃。
他的聲音清晰洪亮,言辭懇切,讓在場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劉皇叔對於合作的誠意。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大臣們積極發言,各抒己見。
他們圍繞著合作的具體細節展開熱烈討論,充分展示了蜀國智囊團的智慧和才華。
劉璋靜靜地傾聽著,不時點頭表示贊同或提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引導著討論的方向。
不知不覺中,時光悄然流逝。太陽逐漸升高,殿內的光線也越發明亮起來。
經過數個小時的深入研討,最終達成了初步的共識。
儘管還有許多細節需要進一步商議,但大家對於未來的合作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會議結束後,劉璋再次站起身來,微笑著對眾人說:“感謝諸位愛卿的辛勤付出和精彩見解。今天的會議讓我們看到了前進的方向,也堅定了我們邁向成功的步伐。願我們蜀國與劉皇叔的友誼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