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鬼話連篇(17)(第2/3 頁)
阮雁微微一驚,“總機?”
“那只是我的感覺,到底是不是,還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只是奇怪,現在還有總機嗎?”
“總機倒是還有,不過,跟我們那個年代的總機不太一樣了。”
陸欣田敏聞言都是一驚,對視一眼,心裡均想:“現在還有總機!難道真是總機在打電話?”
只聽阮雁說道:“總機一直都有,比如企業總機,只是不象我們那個年頭了。縣城以下,幾乎所有電話都需要總機接和轉!現在的總機,只需要操作一下電腦。”苦笑一下,又道:“其實我也不太懂,很多都是聽單位裡的年輕人說的。我們都老了,過時了,電腦這些東西也不大懂,現在是他們年輕人的天下了!”
陸欣無聲透了口氣,對田敏使了一個眼色,說道:“你把你遇見的怪事,跟阮阿姨講一下吧。”
田敏低低乾咳兩聲,將自己遇到的怪事細說了一遍。
阮雁聽後沉思了好一陣,忽然站起來,說道:“我拿一樣東西給你們看。”說完進了書房。
陸欣田敏默坐幾分鐘後,阮雁才從書房裡出來,手裡拿著一個硬麵抄筆記本。
“這是我剛參加工作時做的一些筆記,裡面可能記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陸欣驚歎道:“唉呀,想不到你還儲存著這些東西!”
阮雁苦笑一下,“都是一些業務培訓方面的筆記,以前經常學習,現在用不到了,只能當紀念品了。”
陸欣看筆記本雖然紙色已發黃,但儲存得還相當好,心裡不由暗暗佩服。
阮雁顯然很熟悉裡面的內容,很快就找到了相關的內容,念道:“電話的障礙主要有幾種:斷線、短路、入地、混線。”頓了一下,又念道:“電話線路混線後,可能會出現串音現象。串音:在一個通路內,由於其它通路訊號能量的影響而產生的無用訊號……”
她正要再找幾處關於串音的記錄,樓下忽然傳來一個又尖又高的女人呼喚聲:“阮雁!阮雁!”
阮雁一驚,將筆記本放到茶機上,對客人說道:“我下樓去幾分鐘,是二單元的張素芳,肯定是找我商量扭秧歌的事情。”
陸欣只有苦笑。
阮雁下樓去後,陸欣將那本筆記本拿到手裡隨意翻看,田敏也好奇地湊過來觀看。
目前,大家公認的電話發明人是貝爾,他是在1876年2月14日在美國專利局申請電話專利權的。其實,就在他提出申請兩小時之後,一個名叫格雷的人也申請了電話專利權。
※※※
1915年1月25日,第一條跨區電話線在紐約和舊金山之間開通。它使用了2500噸銅絲,13萬根電線杆和無數的裝載線圈,沿途使用了3部真空管擴音機來加強訊號。
※※※
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在中國掠奪土地和財富的同時,也為中國帶來了近代的郵政和電信。1900年,我國第一部市內電話在南京問世;
1949年以前,中國電信系統發展緩慢,到1949年,中國電話的普及率僅為0.05%,電話使用者只有26萬。
1949以後,中央人民政府迅速恢復和發展通訊。1958年建起來的北京電報大樓成為新中國通訊發展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十年“特殊時期”,郵電再次遭受打擊,一直虧損,業務發展停滯。到1978年,全國電話普及率僅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十分之一,每200人中擁有話機還不到一部,比美國落後75年!交換機自動化比重低,大部分縣城、農村仍在使用“搖把子”,長途傳輸主要靠明線和模擬微波,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的長途電話打不通,15%的要在1小時後才能接通。在電報大樓打電話的人還要帶著午飯去排隊。
1960年1月,中國首套1000門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機在上海吳淞電話局開通使用。
……
兩人正看筆記,陸欣的手機忽然響了,她從提包裡拿出手機一看,是廠裡打來的電話。剛要接聽,手機卻沒電了,嘟了一聲,自動關機了。
陸欣見沙發扶手上放有一部座機,遲疑一下,按下擴音鍵,撥了一通號碼。
電話沒通,也許那邊正在重撥她的號碼。
她正想先掛機,過幾秒鐘再撥打電話,忽聽一個稚嫩的聲音說道:“我知道你剛才撥的是什麼號碼!”
兩人一驚,只見說話的是那個在屋裡睡覺的小男孩。剛才大家只顧說話,也不知他是什麼時候起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