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鬼話連篇(38)(第1/1 頁)
第九章我們怎麼了
1
6月27日,星期六,晚上21點19分。
孫乾老師坐在自己的書房裡,正伏案批閱同學們的語文期末考卷。
他今年四十七歲,是xx中學高二(8)班的班主任,除了教自己班的學生外,還負責上高二(5)班的語文課。
語文考試在這周星期四上午就已經結束了,但因為星期五和星期六要負責監考其他幾科的考試,所以他白天沒空批改卷子,只好將試卷拿到家裡,晚上加班閱卷。
他自己所帶班級的卷子已經批閱完了,總體而言,成績平平。
現在,他正在批閱高二(5)班的考卷。
雖然對於這個班上的同學,沒有他自己班的同學那樣瞭如指掌,但畢竟也教了他們兩年,所以對於這個班的同學還是有一定的印象。
這種印象,對於學生的分數高低,雖然沒有決定作用,但也有一定的作用。
這點主要反映在作文上面。
因為批閱作文是件很辛苦的工作,為了能減少一點負荷,他對一半左右的作文,都是不看完就給出一個分數。分數的多少,一半取決於他對這個同學的印象,而另一半則取決於他對該篇作文前面幾段的感覺。
他批閱語文卷子有一個習慣,就是先批閱完全部試卷的其他考題,最後才一篇接一篇地看作文。他現在就是在閱讀同學們的作文。
這次作文的題目是:請同學針砭時弊,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題目自擬,體裁不限。
同學們的作文五花八門,有寫議論文的,有寫敘事作文的,也就一些是寫人物的。孫乾老師
連著看了五六篇後,有些累了,起身到客廳把喝乾了的茶杯又續滿了水,才又回到書房裡,他決定今晚再看十篇作文後就休息。
現在,擺在最上面的那份試卷是田敏同學的。
他對這個女生的印象不是很深,本想粗粗瀏覽一下前面的內容,就給個分數。但他翻到作文那一頁卷子時,卻不禁吃了一驚。
這篇作文很長,不但寫滿了正常的試卷,而且還加了兩張白紙作為附卷。
在他的印象中,田敏從來沒寫過這麼長的作文。
他好奇地看了一下題目――
我們怎麼了?
從題目看,好象是一篇議論文。“她想議論什麼問題?竟然寫了這麼多!”
他愣了一下,將視線移向下面的文字:
我要說的這個故事,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故事,也是我媽媽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
原來是一篇敘事作文。
他怔了一下,放下拿起的茶盅,認真地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