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怪不得他對齊魯地區那麼熟悉(五千(第1/4 頁)
第171章
怪不得他對齊魯地區那麼熟悉(五千字章)
國家考古隊,九隊辦公室。
秦思思穿著一條淺白的碎花長裙,揹著雙肩包,臉上洋溢著欣欣然的笑容,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敲了敲辦公室的門。
“老姚,我們九隊的新成員來報到了。”工作人員說道。
辦公室內,一名年約四十的男子,方臉,短髮,抬起眼來,看了看秦思思,臉上掛著溫和的微笑:“新成員呀,進來吧。”
“姚隊長,我是從安陵考古隊調上來的秦思思。”秦思思落落大方地走了進去,笑道。
她也在觀察著辦公室和隊長老姚。
老姚穿著一身簡單的灰色t恤,臉上帶著常年奔走的風霜,在他的面前,是一張辦公桌,整齊地擺放著各種考古工具:刷子、鏟子、放大鏡,還有那些精緻的測量儀器和記錄本。
他的身後,則是是一排高大的書架,上面擺滿了各類考古書籍和資料。
牆面上,還掛著幾幅巨大的考古現場照片,記錄了考古隊跋山涉水、挖掘遺蹟的艱辛與喜悅。
“好,坐吧。”
老姚站立起身。
他示意秦思思坐在辦公室的木質沙發上,又衝了沖茶水,給秦思思倒了一杯。
“謝謝姚隊。”
秦思思臉上露出笑容,謝道。
老姚坐在對面,看了看秦思思,笑問道:“小秦,你在安陵考古隊工作的時候,負責什麼事項?”
“安陵考古隊的人員相對要少一些,所以我負責考古隊裡的實地勘探,還有發掘挖掘的場部整理,記錄詳細的文物出土情況。”秦思思的專業素養很高,對答如流。
“不錯不錯。”
老姚欣慰地點了點頭,“對了,前幾天,你們安陵市發現了一個漢代大墓,近乎完好無損地挖掘了出來,你有參與嗎?”
秦思思臉上立即浮現一抹自豪:“正好,我有參與其中。”
“沒想到伱年紀輕輕,就已經有著豐富的考古經驗,你們安陵考古隊,很有實力呀。”老姚笑呵呵地誇了一句,“可否給我講講其中具體的細節?”
秦思思遲疑了一下,隨後才應道:“說來慚愧,其實能發現那座漢代大墓,最大的功臣,並不是我們安陵考古隊。”
“哦?”
老姚的臉色略有些驚訝,“我更感興趣了。”
近些日子。
他得知了隊內有位新成員要來,便了解了一下安陵考古隊,以便了解一下這位新成員的考古水平。
恰好,他在‘考古網’上,看到了安陵發掘的一座漢代大墓。
據‘考古網’報道。
這座漢代大墓,從發現文物,到開始挖掘,僅僅用了兩天。
尤其是從開始挖掘,到進入墓室,僅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這樣的速度,讓他很是震驚。
一般而來,地方考古隊的水平並不是那麼高。
儀器方面,如聲波探測儀、電磁探測儀和地下雷達,地方考古隊也沒有那麼先進的裝置。
可是安陵考古隊卻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對鞍座漢代大墓的墓穴定位,進入墓室,令他有些吃驚。
他的心中,對這位即將來報到的新隊員,也高看了幾分。
秦思思雙手端著茶杯,笑了笑:
“姚隊,說來也湊巧,那天我們正好和一位文物修復大師合作,名叫林川,也是我的朋友,所長對他很重視,正好他要寫考古方面的小說,所長便帶他到工地上去看看。”
“小秦,我打斷一下,你剛才說,這位文物修復大師,林川,也寫考古小說?”老姚饒有興致地問了一句。
秦思思點點頭:“是的。”
老姚呵呵一笑,便道:“同行啊。”
秦思思頓時一怔,看著面前的隊長,詫異地問了一句:“姚隊,你也寫小說呀?”
“只是閒來無事的隨筆,記錄一下考古的經歷罷了,你繼續說。”
老姚謙虛地笑了一聲,隨即端起他的保溫杯,抿了一口茶。
只不過,一不小心寫成了大神而已。
秦思思抿著嘴笑了笑,只覺得面前的隊長,拉近了不少距離。
可能是因為他和林川一樣,都寫小說的緣故。
小說作者,往往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感覺,林川更是給她一種親和感。
因為,林川教了她‘聞土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