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第1/2 頁)
烈日炎炎,無情的炙烤著大地。
眾人俱各自摘了闊葉遮陽,在樹蔭下歇息。
範長林遞過來一個水壺,面有憂色。
“範舉人,越往裡走,可就越接近大山深處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白廟村人,范進對此自然有所耳聞。
此山無名,卻有一別號,‘老虎園’。
傳聞,早年間有人不止一次見過老虎下山。
平日裡也能隱約聽到類似虎嘯的獸吼。
關於這座大山的種種恐怖故事,更是流傳了數百上千年,可令小兒止啼,就是經驗豐富的獵戶,也心存敬畏。
范進默默接過水壺,灌了一口,揮手讓奴僕把準備好的乾糧分給大家。
他知道這些村人並不抱太大希望,可若是這鬱鬱蔥蔥的大山沒有水源,他是不信的。
形勢已經惡劣到這步田地,再壞又能壞到哪裡去?
“大家再堅持一下。”
范進給大家加油鼓勁,“如果我猜的沒錯,離水源已經不遠了。
這一片的植被,明顯比山上其他地方更翠綠。”
此刻,范進萬分遺憾自己不是什麼分金點穴的高手,只是粗通天文地理。
不然的話,就可以瀟灑地吟著“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分險,不出陰陽八卦形”之類的口訣。
隨手一點,便將隱藏的水源找出來,就跟仙人指路一樣。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享受了美味點心的鄉民,這下子也不好再抱怨了。
範長林見機提議趁著日落之前,尋找到隱藏的水源。
一行人鑽在山林裡,汗流浹背,直到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才有人驚呼。
“快看,這裡居然有蓮藕!”
眾人聽到聲音,忙跑過去。
範長林聞言跑過去,沒一會兒便氣喘吁吁道,“還真是蓮藕!”
其他人也是滿臉喜色,議論紛紛。
“沒想到這裡居然有這麼多蓮藕,以前怎麼沒人發現呢?”
對於蓮藕,眾人自然不陌生。
蓮藕原產於阿三國,很早便傳入華夏。
在南北朝時代,蓮藕的種植就已經相當普遍了,甚至大吃貨屬性還研究出了諸如蒸、炒、燉湯、研磨成藕粉等食用方法。
這個年代,蓮藕或許在北方還算稀奇,但在南方絕對是司空見慣的。
不管怎麼說,這偌大的一片區域,少說也能出產好幾萬斤蓮藕。
范進得知這個訊息,同樣替村人欣喜。
這些蓮藕算是幫了村裡人大忙了,一時半會兒,至少不用為糧食發愁。
“這裡怎麼會生長著成片的蓮藕?”
在村人歡呼雀躍的時候,一個想法突然在范進腦海劃過。
他想得比大家更深一層。
范進眼皮抖了抖,心中有所猜測,沉聲道:“拿工具來。”
聽他這麼一說,村長也很快反應過來。
水源應該就在這附近了!
頓時讓忙著挖藕的人先停下,圍在范進身邊。
範長林激動得難以自制,“範舉人,您說怎麼幹,我們聽您指揮!”
范進點了點頭,比劃了一下。
他發現這片隱蔽的沼澤地的位置,恰似駱駝的兩個峰之間的低谷位置。
難怪這裡蘊有水源!
他這麼一分析,大家當即恍然大悟。
范進環視周遭,最終視線落在一處石壁上。
“大家先把那裡的雜木劈開,把地方清理出來。”
漢子們早就躍躍欲試,他這一發號施令,大家當即幹勁十足。
沒過一會兒,立馬有人發洩似的大叫:“出水了!出水了,這裡真的有活水!”
說話間,還有人當即跪下,欣喜若狂。
範長林這個村長更是激動得渾身顫抖,“白廟村有救了,白廟村有救了”
范進欣喜地快步上前,二話沒說,拿起地上的鏟子,把口子挖得更大一些。
頓時,一股清泉自地上湧了上來,汩汩地順著地勢往下流。
范進當即捧了一捧水,一飲而盡,渾身透心涼,心飛揚!
疲憊不堪的幾人,立馬聚過來,興奮地喝了個飽腹。
“哈哈哈,皇天不負有心人!”
稍微有點動作,眾人肚子裡的水都晃得咚咚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