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八面玲瓏,整肅家風(第1/2 頁)
胡屠戶本來有些心急如焚,可一看范進成竹在胸,當即心中大定,穩坐釣魚臺。
賢婿老爺可不是一般人物!
自中舉以來,多少體面人物來拜訪他,與他稱兄道弟。
那些與賢婿老爺平輩論交的人物,哪一個不是以前他巴結都巴結不來的大人物。
若是連賢婿老爺都擺不平,那慧和尚這事求到哪兒都沒用。
范進倒是不知胡老爹對他的空前信心,只是緩緩道,“此事關鍵還在張家。”
“張家若是不追究,想必知縣大人也不會窮追到底”
民不舉官不究的道理,從來都不會過時。
當即,范進連忙命管家拿了兩幅名帖。
一幅送了知縣那裡,另一幅送去了張家。
南海縣縣衙。
此時,知縣方正在府衙後院與幾位夫人妾室打著麻將,嬉笑玩鬧,好不快活。
麻將起源於明朝,甫一面世,便大受歡迎。
傳聞,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船上沒有什麼娛樂的玩具,船上的將士們只能以投骰子賭博作為消遣。
但是在長久的航海中,將士們很容易厭倦,思鄉心切。
甚至還有試圖謀反,試圖了殺了鄭和他們,悄悄返航的。
為了穩定軍心,鄭和很是下了一番苦功,這才將麻將這種娛樂工具發明出來。
鄭和以紙牌、牙牌、牌九等為基礎,以100多塊小木片為牌子,以艦隊編制,分別刻了1-9‘條’,然後又以船上裝淡水桶的數量,分別刻了1-9‘桶’(筒)。
然後又根據風向,刻了“東南西北”四個風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錢刻了1-9‘萬’。
然後以“大中華耀兵異域”的口號,刻了紅色的‘中’,根據一年四季刻了四個花牌。
唯有最後一塊牌不知道刻了什麼好,就乾脆不刻任何東西,留作‘白板’。
第一次玩的時候是鄭和、副帥、大將軍、鄭和的夫人(對食)四個人一起玩,最後確定了遊戲規則後,全船都開始玩這個遊戲。
船上有一個姓麻的將軍,他玩這個遊戲得心應手,於是鄭和乾脆將這個遊戲命名為“麻大將軍牌”,即後世人所熟悉的‘麻將’。
衙役接到報案,當即急匆匆尋到縣衙後院。
知縣見他一臉焦急,也是個通透之人,尋了個藉口出去。
“縣令大人,張家人來報案!”
旋即,衙役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南海知縣面色一變,來回踱步道:“此事涉及張家,不好辦吶!”
張家盤踞南海縣二百多年,樹大根深,盤枝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
更別說那張靜齋還當過一任縣令,在官場上還有些人脈。
若是鬧翻了,免不了兩敗俱傷!
作為地頭蛇,張家不一定會怎麼樣,
反過來,張家若是一門心思搞事,他這個南海縣令還能不能安安穩穩的走完這一任,尚且還是兩說呢。
這麼一來,縣令心裡難免不快。
想了想,縣令皺眉問,“可是把人綁到縣衙了?”
他的臉色很不好看!
在他的治下發生這種事,無不說明在教化這個問題上出了大問題。
與後世經濟掛帥不同,封建王朝的政績考核中,教化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比什麼人口、田畝增長這類硬指標,要好達成得多。
一般而言,若是治下不斷地湧現風流才子,透過科舉獲得功名,那麼作為父母官,縣令的政績也會非常漂亮。
教化當然不止這點,鄉風民風一方面。
在男女大防的時代,通女幹這種事情,一旦傳揚開,立時成為他教化一方的汙點。
雖不至於招致朝廷問責,可升遷之路崎嶇坎坷,也是不爭的事實。
縣令雖已是五十二歲高齡,但對於權色一道,卻是十分戀棧,心心念念著升官發財。
阻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誰阻了他的道,就是跟他過不去!
衙役怔了一下,吶吶道:“這倒不曾,那僧官畏罪潛逃,風月女子則被押在關帝廟前的戲臺底下,正等候縣令大人您親審哩”
縣令聞言,面色稍松。
“那就讓人備轎,通知師爺與我出城審案。”
看來那張家,還是識得大體,沒有與他翻臉的意思。
否則關係鬧僵,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