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神奇的【羌】(第1/2 頁)
這是個什麼玩意?!
劉曉峰坐直身體,檢視這個【低溫吸能充電技術】的介紹。
當他看完之後,頓時大受震撼。
【低溫吸能充電】:當環境溫度高於“零下80度”時,該裝置可以吸收周圍能量,並儲存成電能。溫度越高,充電速度越快。
高於零下80度?自動吸能!
放在地球環境裡豈不是永動機了?!
而後他檢視細則,發現其執行原理非常簡單:將【溫度】轉化為【電能】。
學過高中物理的都知道,所謂【溫度】是微觀粒子運動的宏觀表現。
具體來說,就是物質內部的分子、原子在不停的運動、碰撞,導致了【溫度】的產生,這些微觀粒子的動量總和就是【內能】。
只要物體溫度高於絕對零度(零下273度),那就一定有內能。
而這個裝置的核心,就是將內能轉化為電能。
技術核心是一種名為【羌】的特殊物質。
羌有一個奇怪的特性:保持自身溫度在零下80度。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零下80度的東西放在20度的環境裡,那麼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會被加熱,自身溫度將從零下80度慢慢升溫,直到和環境溫度相當。
但如果是羌,那就不一樣。
羌的溫度是零下80度,如果環境試圖給它加熱,那麼它會將周圍的這些熱量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出去,讓自己繼續保持零下80度。
如果在它周圍加一個電能轉化裝置,就可以將能量以電能的形式儲存下來。
簡單用一句話來描述這個充電技術的運轉原理:用【羌】充當一個催化劑,將大於零下80度的環境溫度轉化為電能。
看完之後,劉曉峰心裡直呼:牛比!
藍星人類活動溫度都是在零下80度以上,有這玩意的存在豈不是相當於永久提供能量?!
問題來了:核心物件【羌】到底怎麼弄?
隨後,他點開坎特的好友訊息,然後直入主題:“坎特,你的低溫吸能充電技術包含了【羌】的生產工藝嗎?”
坎特:“當然有,羌的生產工藝是低溫吸能充電技術的核心。”
劉曉峰:“羌如果放在高溫環境,豈不是變成了永動機?”
坎特:“不,羌本身不產生能量。它只是讓周圍的溫度下降從而轉化為電能。如果星球附近有恆星,它可以持續運轉。要是沒有恆星提供能量,或者環境溫度低於零下80度就沒有效果。”
劉曉峰:“羌有使用壽命嗎?還是一直可以轉化。”
坎特:“有壽命。1千克羌可以轉化度電,然後就會自然分解。”
度電……
劉曉峰的問界m9電池容量是100度電,也就是說1千克電可以充滿1000次。
100度電跑600多公里,度電可以跑公里!
相當於繞地球跑十多圈!
這……簡直屌爆了啊!
有了這個東西,自己還充什麼電,還排什麼隊!
劉曉峰二話不說,當即把坎特的這個【低溫吸能充電技術】買了下來,一共花了200界幣。
買完之後,劉曉峰詢問坎特。
“坎特,你那裡有羌嗎?賣一些給我吧。”
“我手裡還剩了一些,都送給你吧,對我們來說這些羌已經沒有用了。”
“為什麼會沒用?羌過期了嗎?”
“羌是好的,只不過泰坦星的平均氣溫已經是零下100度以下,超出了羌的工作範圍。”
“……”
零下100度……
這泰坦星應該已經沒有生物了吧,或許那個世界都是機器。
隨後,劉曉峰收到一個坎特送過來的包裹。
點開一看,裡面有1000千克的羌以及1個小方形狀的【羌發電機】。裡面只要放入羌就能對周圍吸能發電了。
看著這些東西,劉曉峰激動的發抖。
這玩意比那晶片更誇張。
晶片是高科技,屬於上層技術;
而這個是解決能源問題,屬於社會的基石。
畢竟,太陽能在地球可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過了2個小時,劉曉峰終於充好了電。
將梁雲妮和天天叫上車,然後美滋滋的開車回去了。
由於耽誤了這2個小時,回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