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大戰!(第2/2 頁)
不過,反物質在自然界中幾乎不存在,至少人們沒有發現反物質礦,所以它只是一種二級能源,只能花費大量的力氣與能源進行工業生產……價效比及其低下。
其次便是核聚變了,氫核聚變的能量密度大約在6.45*10^8
mj/kg,比反物質低了兩個數量級。
再次,便是人們小型機器上利用的裂變能,鈾-235的能量密度為8.83*10^7
mj/kg,比聚變能又低了一個數量級。不過,即使是裂變能,能量密度也是化學能的百萬倍以上。
然而,技術差距與能量,並不是戰場上的全部……
還有……戰術!
對方在這種極度緊迫的情況下,很難有什麼戰術可言,它們只想更快!更快!就算損毀大量的飛船,也想盡快趕到戰場,不讓人們跑路。
但人類則不一樣,這麼久的時間,經過大量的思考後,人類在戰術上,還可以做更精細化的佈置。
其中的一萬多艘“宇燕”,是深空號透過本體的超大型電磁炮,硬生生髮射出去的,它們的速度高達每秒6000公里,也就是……2%的光速。
這樣的超高速度,彌補了能量的不足。因為這種速度,除了曲率航行能輕易達到,就算是核聚變飛船也是夠嗆,需要很長很長的加速。
所以了……敵方剛剛脫離曲率泡的飛船,並沒有很高的速度,不可能比得過靈活的宇燕!
這是人們的優勢。
其次當然是方陣了,這種大面積的火力網覆蓋,絕對比零星的各自為戰更加有效。
而第一波的交戰也說明了這一點,人類的飛船……竟然佔據了優勢!
這是……裂變飛船對聚變飛船的挑戰!
在佔據天時地利的情況下!
“宇燕”方陣的集火能力是非常強的,對著一艘大型飛碟就是一頓猛烈轟炸。密密麻麻的光點,讓人感到心驚肉跳,不禁讓人產生更加豐富的聯想。
人類本體已經絕對不適用這樣的高速戰場!
但這種整齊方陣很難持久,再過幾分鐘,各自都有飛船衝入到了對方艦隊內部,編隊開始變得零亂。
等編隊高速回旋,進行第二次衝擊,第三次衝擊後,“宇燕”方陣幾乎已經不能保持,雙方開始依靠人工智慧的計算進行胡亂的纏鬥。
這時候已經是硬實力的比拼了。
緊接著,就在“宇燕”方陣徹底解散的幾秒時間內,幾顆萬億噸當量的四氫核彈開始爆炸,瞬間在戰場中產生了小太陽般的光芒,巨量電磁脈衝把所有的電磁訊號全部遮蔽。
這當然是……人類的人工智慧故意的!
也是軍事專家討論出來,事先設定的戰術。
無論怎麼樣,不受干擾的中微子通訊可是高階產品,需要龐大的裝置進行中微子捕捉,這是中微子的性質決定的。
所以,不可能每臺中小型無人機都配備中微子通訊功能。至少,對方在迪格星中的中微子發射裝置,不在飛碟,而在海洋基地上,也說明了這一點……這個通訊裝置非常麻煩。
電磁遮蔽,對於弱勢的一方,當然是有好處的。
無論做出了多少戰術,人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戰勝對方,而是……拖延時間!
是的,拖延時間……
足以給深空號逃離的時間!
對方的飛船,正在陸續降臨,開始慢慢增多,轉眼就達到了三千多手,這些都是強勁的曲速飛船。
根據天文臺的觀測,光是類似於“泰坦”的大型戰爭堡壘,就有七八艘!
最關鍵的是……這些還是先頭的無人部隊!主力戰艦還在後方呢!
人類就算打贏了,難道還敢回過頭撿垃圾不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