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1.5億年前的禮物(第1/3 頁)
捕獲一顆隕石,只不過是一件科研上的小事,只要做好微生物的檢測工作就行。
但捕獲一個外星探測器,已經上升到了與地外文明接觸的程度,成為了外交上的大事。
所以,不到一刻鐘的功夫,眾多科學家、軍方人士以及智囊團成員已經集中到了艦長室中。
“小心一點,儘量不要弄壞了!”一位專家正在指揮這次行動。
無人機無法自動完成這麼複雜的捕獲工作,必須人們指定相關的目標,傳送相應的指令計劃。
從螢幕上的計算資料可以知道,這個古老的太空探測器,正因為慣性高速運動著,速度大概是每秒36.8千米。
這個速度已經是普通火藥子彈的數十倍,動能相當驚人。為了避免把它直接弄壞了,人們想採用一種更加懷柔的捕獲方式。
“保持差不多的速度,對,就是這樣。慢慢接近,再近一點,再近一點……看到那根杆子了嗎,應該是承重杆……現在雙方的距離是多少?”
“89.9米!”
“好的,保持這個距離……對目標位置發射微型鉤爪!”
“三、二、一……發射!”
因為訊號的延遲關係,幾秒鐘後,微型鉤爪才發射出去。
靜寂的宇宙,沒有任何聲音,也不可能聽到金屬碰撞的聲音。不過人們卻是從螢幕中看到,金屬鉤爪已經順利環繞著杆子,繞了好幾圈,成功繞住了那根杆子。
頓時,艦長室發出一陣小小的鼓掌以及歡呼聲。
柔軟的奈米繩子系在承重杆,然後探測器由無人機帶動著,緩慢轉動方向,試圖將它拉近深空號。
“艦長,是想要快一點還是慢一點?我們懷疑這個探測器實在太古老了,承重杆難以承受非常大的力道。”
“慢慢來吧,用保守一點的方案。”於易峰沉思了一會,說道:“反正深空號還需要停在這裡更換引擎,不急的。”
很快,軍方估算出了具體資料,整個拉回的過程,需要兩天的時間。
“兩天啊……那麼大家先回去吧,照常工作。”
不過人群卻沒有立刻散去,而是興致勃勃地討論著。許多人正在螢幕前方,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探測器。
在無人機強光的照射下,外部結構已經一清二楚。
這是一個典型的深空探測器,引擎以及能源裝置,佔據了體積的絕大部分。
深空探測器的顯著特點是,在宇宙中長期飛行,地面不能進行實時遙控,所以必須有一定的自主導航能力;向行星系外飛行,遠離恆星,所以同時採用了太陽能光帆以及核能源系統。
最後一點,它要承受十分嚴酷的空間環境條件,需要採用特殊防護結構。
“唯一不同的是,引擎後方的那個裝置,似乎裝著一個……減速傘?說明這個探測器,曾經有能力在有大氣的行星中登陸。”
“……但從總體構造上看,極有可能是一個低階文明的對外探測器。一個非常有魄力的低階文明啊,竟然想要用探測器,造訪另外一顆恆星系統的另一個星球……這一奇思妙想,可能需要幾萬年的時間吧。它們等得了幾萬年嗎?”
“不過,它們好像失敗了……探測器並沒有到達另一個恆星領域,便已經損壞,一次失敗的科考。”
聽到這一番討論,於易峰將目光移向遙遠的星空……
他感慨道:“和曾經的我們,地球文明一樣,這個文明對無邊的宇宙感到好奇、迷茫,然後對外發射的探測器……想要尋找冥冥中的一些真相。”
一位專家點頭道:“是的,而且這個探測器,裡邊好像裝著一些東西……應該是一些資料……”
“關於本身文明的資料。”
討論出這個答案的時候,艦長室中忽然產生了一陣沉默。
人類竟然發現了,一個低階文明的對外探測器!
許多第一代的老人,回憶起曾經的遙遠記憶,齊森森產生了幾乎同樣的聯想……
這種感覺,很難用言語表達。
於易峰心中,也有一絲小小的感動。
人類的地球時期,曾經發射過同樣的探測器,代表著人類對宇宙的美好幻想,以及期待。
譬如說“先驅者10號”與“先驅者11號”探測器,上面分別攜帶著一個鍍金鋁質金屬盤。
這種金屬盤上,記錄著一些圖案和資訊,告訴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該探測器來自於何處,以及何時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