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可以永生嗎?(第2/4 頁)
不會回答。
“您是……永生的嗎?”一位科學家好奇地問道。
“不是。”聽到這個問題,腦海中傳來了略帶笑意的語言:“從你們的角度思考,我們確實是永生的,可以存在很久很久的時間。”
“但從無限的角度出發,連宇宙都會最終毀滅,我們並不是永生的。而且,我們也不追逐永生。”
“當然了,這是我們目前得到的答案,不同的文明,答案也是不同的。”
“為什麼?”這位科學家十分疑惑。
“你覺得,永生是什麼呢?是不可丟失的物質,還是不可丟失的資訊?”面對這樣的哲學問題,彷彿捎到了光團的興趣點,讓它微微亮了一下。
“應該是……資訊吧。”這位科學家回答道。
記憶和資訊,應該是差不多的等價的東西。人體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更換,每時每刻都有新陳代謝,都有物質替換,對於人體來說,不可丟失的物質,似乎是不存在的。
光球笑著說道:“永遠不丟棄資訊的這項條件,意味著,智慧生命永遠不能忘記某些重要的東西。最終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不能丟棄重要記憶的智慧生命,會發現自己的記憶越來越多,是這樣嗎?”
這位科學家張了張嘴:“是的。在無窮的時光下,重要的資訊,可能是無窮多的吧……”
這個存在說道:“既然如此,如果生命的處理速度不能無限提高,它將無法處理越來越多的記憶,將一遍又一遍地生活在過去龐大的記憶之中。”
“所謂‘永恆’,只會變成一座監獄,而不會使創造和探索的領域無止境地變得越來越寬廣。它也可能是涅槃,可能成為無窮,但,那還是生命嗎”
這位科學家頓時語塞。
這一段話十分生澀,但人們仔細咀嚼之下,還是聽懂了。
連宇宙都不是無窮的,生命的資訊處理速度,必然是有限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無限的生命,只會讓一個生命體,困擾在自己無窮的記憶當中,比死亡更加可怕。
隨著時光的流逝,永恆的生命,只會活在自己的記憶中?
“或許,我們可以不斷拋棄資訊,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不甘心的問道。
“拋棄了資訊之後,那一段存在的時光已經徹底忘記了。對於一個生命個體來說,它是否發生過,還有什麼意義呢?”
“不斷拋棄資訊後,舊的生命已經逐漸死去,新的生命已經誕生,不是嗎?這並不能說是永生。”
光球微微閃爍了一下:“對我們來說,這一切都是虛無的空間造成的,我們只是基本粒子構建的生物組織,我們終將伴隨宇宙,走向虛無……當然,這只是我們的解答。哲學問題,並沒有最終的答案。”
這段話相對而言更加容易理解,但答案並不美好,反而顯得有些冷酷了。
連這樣的存在,都認為自己會走向最終的滅亡,讓在座的人們有些無所適從。
人會死,文明會毀滅,唯死神,才是最終的存在。
一切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於易峰走上前去問道:“我不明白,我們依舊害怕死亡。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為了生存機率較大的方向偏移。難道追求存在,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嗎?”
光球有些認真地說道:“這是因為,你們的思維受到了基因哲學的本質規範,你們想要生存,想要延續,這是遺傳物質的目標。”
“但我們認為,智慧生命是宇宙產生的一種認識自己的東西,當智慧生命真正認識到宇宙的本質時,智慧生命的使命就結束了,他要麼永生了,要麼滅亡了。”
“認知宇宙,就是我們的存在目的。存在,只是為了認知而服務。”
“但如果真正認知宇宙的一切,該是多麼索然無味的一件事啊。沒有任何驚奇,沒有任何新鮮。如果自己代替了整個宇宙,我們還是選擇滅亡吧……如果繼續活下去,這種超凡而又無盡的命運,也實在太慘了,我們可不想成為超凡。”
人們很驚訝,是的,光團說的每一個字,大家都能夠聽懂。
但能聽懂,並不代表認可,也不代表能夠真正地理解。
一個人最難欺騙的,就是自己的本心,你聽懂了,甚至被說服,但是,本身沒有辦法做到。
“一個……存在只是為了認知的種族……”
面對這樣的文明,每個人心中都生出了一種濃濃的困惑感。
人尚且是基因的奴隸,但對方卻不是,很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