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佛門:我即是大劫(第1/2 頁)
第448章
佛門:我即是大劫
出了朝天宮。
十方菩薩下意識便要遁入無盡虛空。
透過無盡虛空趕路比駕著雲朵在天上飛要快,只要在無盡虛空中存在幾個節點,不會迷失方向。
然而,就在他準備這樣做的時候,識海內,浮現出了一個佛陀的虛影,一個念頭生成。
危險!
就像先前在朝天宮內,佛陀虛影在識海內傳訊一樣,此時恰如彼時。
危險!
沒有絲毫猶豫,十方菩薩放棄遁空而行的計劃。
下一刻,他召喚出一朵祥雲,上了雲朵,駕馭著祥雲往雷音寺方向奔去。
現在,他終於可以確定。
大劫的確已經開始了,已然降臨在人世間。
只是,這個大劫針對的是青帝的仙庭天界,以及祂統治的人世間,針對的是五行天帝的天道規則。
某種程度上,其實這是雷音寺的機會。
當初將妖族驅逐出此方世界,放逐去了洪荒碎片,並非黃帝一個人的功勞,也非那些從遠方來的道門練氣士的成就,他們西方淨土的佛門高僧也出了一番力。
正因如此,佛門的氣息方才在這方天地留了下來。
然而,人類佔據此方世界形成人道洪流之後,這方天地的天地規則也就對外來者有著限制。
道門練氣士見事不可為,也就離開了這方世界,只留下了不多的傳承。
基本上,可以說徹底放棄了這個世界。
佛門則不同,還在苦海中掙扎不曾獲得道果得以超脫的佛陀甚至降下了一縷氣息出現在這方天地,祂和天道法則談判,最終,達成了圓滿的結果。
佛門諸位羅漢金剛菩薩皆離開了這個世界,卻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節點,也就是雷音寺。
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佛陀在西天淨土中的寺廟就是雷音寺,被眾人稱之為大雷音寺。
像這方世界的雷音寺便是小雷音寺。
相當於西方淨土留在此方世界的一個座標,只要這個雷音寺不滅,這個座標就會一直存在。
這是佛陀留下的一個後手。
這麼說吧,佛陀若是想要超脫,甚至超脫之後保持永恆不滅,就必須維持佛門的香火存在。
信仰傳播的世界越多,越來越多的世界之心閃耀著佛光,天道變成了佛陀的模樣,他才能真正的永恆不滅,若不然,所謂渡過苦海也就是虛妄,所謂道果不過是幻象。
相比較道祖,我們佛陀的行事是有點小家子氣。
同樣相助此方天道,道門見事不可為,轉身就走,只留下了一些傳承,任由其自生自滅。
若是能夠起來獲得天道認可,成為天道規則的一部分,自然很好。
若是不能,就此泯滅,那也順其自然讓他泯滅。
道門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並沒有在這裡留什麼後手,佛門則不同,小家子氣。
為此,佛陀竟然降下了一絲虛影和此方天道談判。
最後,祂達到了祂的目的地,天道接受了祂的威脅,答應了祂的要求。
但是,天道也把祂徹底當成了外道。
這才是雷音寺一直被封鎖的原因。
雷音寺的那個紫府可不是他們自身的產物,而是青帝仙庭賜給他們的,說是能夠防護雷音寺不受侵襲,某種程度上,其實這也是一座監獄。
對天地來說,哪怕是域外天魔的黑帝,都當成了自己人,五行天帝輪迴,就像四季輪迴一樣,都是天道的一種。
佛門是天道之外,自然要限制。
青帝時期用的是紫府,赤帝時期也有類似的手段,總之,不管是哪一個在上面,第一時間都會針對雷音寺出手,將其困住,不得有半點躁動。
哪怕是黑帝,一個域外天魔欺瞞天道成為自己人成為至尊,開闢黑暗仙朝,仍然會出手限制雷音寺。
總之,這方天道對雷音寺可謂是嚴防死守,絕不會給他一絲翻身的機會。
這數十萬年下來,佛門在這片土地寸步難行,若非,當初佛陀和天道有傳承約定。
這些光頭根本連雷音寺都走不出來,更別說在民間尋找與佛有緣的人,使其出家,遁入空門。
每一次五行輪迴,天地都會產生大劫。
貌似都是機會,但是,雷音寺都穩如泰山,並不沒有輕舉妄動,因為,他們並沒有收到佛陀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