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六章 又一個30年(第2/2 頁)
%的程度。
5%的人口增長率,實在是太高了一點,如果放在地球文明,相當於每一對夫妻要生5個小孩!
而現在的人口基數已經達到了一千萬,再狂暴地增長人口已經有些不合適。基數上去了,一年的1.2%絕對增長值,就是12萬的小孩子,比原先的5%還要多得多。
即便目前的人口數量對於各行各業的發展,還是不太夠,但已經沒有了原先那種時時刻刻都會有的掣肘,有些簡單的服務業以及手工業可以由智慧機器人全面代替。
再加上那一臺“全自動萬能工廠”的出現,大幅提高了自動化生產能力,減少了所需的工業人口數量。二級文明巔峰的科技果然比地球文明的更加強大,經過三十年艱辛的逆向工程,可以破解的地方也差不多破解了。這些來源於外星文明的技術,開始用於各行各業當中。
所以,在基本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為了保持長期的人口健康,再兼顧目前越來越高的平均壽命,未來人口的增長率,將會控制到0.5%-1%左右。
更重要的是……根據新文明史學的計算,五千萬以下的人口數量,是整套行政體系執行起來後比較健康的狀態。
目前採用的依舊是動態計劃經濟,而不是傳統的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帶來的文明行動力非常強,但也要求政府擁有非常強大的統籌規劃能力,否則很容易像蘇聯那樣,發展不均衡。
一百萬人口,一千萬人口與一億人口的計算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張遠的估計,五千萬人口,將會是目前演算法的極限,冒然超出這個人口規模,整個文明必然會受到“帕金森定律”的影響。
帕金森定律是“官僚主義”的一種別稱,被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也可稱之為“官場病”、“組織麻痺病”或者“大企業病”。
其主要意思是,因為人性的自私,平庸的管理者會傾向於尋找更加平庸的人當助手,這樣才不會影響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體系。
目前新文明的資料監控系統非常強大,基本上杜絕了這種現象,但是其可以管控的人口是有限的。如果人口大幅增多,總是能夠找到這套系統的漏洞,整個文明的組織效率反倒會下降。
更何況,在某些領域,長期處於缺人口的狀態,有利於經濟的活躍,以及公民的長期奮鬥。
之所以在一千多萬人口就開始控制增長率,是因為人口這玩意必須要保持足夠前瞻性,等三五千萬人口再去控制,很容易導致人口結構的老齡化。
對於實現機器人公養的新文明而言,控制人口增長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少誕生一些從人造子宮中的嬰兒就可以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