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劉邦怒斥冤屈》(第1/5 頁)
兩人離開咖啡館,乘坐了幾輛驢車前往皇宮。
在車中,劉邦對劉啟問道:“孫子,你可知道我為何允許人民提起訴訟,起訴官員嗎?”
劉啟回答道:“陛下,您曾親自說過,作為皇帝,保護人民是您的職責。對於一位封建皇帝來說,為百姓主持公道是天經地義之事!”
劉邦點頭贊同,並追問:“還有其他原因嗎?”
“無論是封建皇帝還是最低階的官員,我們所有人都是依靠人民的支援生存。我們的存在,依賴於人民的辛勤勞作。”
劉邦繼續說:“世界上所有的艱辛,人民承擔得最為沉重。”
“麵包來自土地,人民從早到晚辛勤工作,僅僅為了艱難地度過秋收和冬播。”
“人民如同螞蟻,生活在最謙遜的狀態中。”
“但是,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最底層的官員,每一個人都依賴於這些謙卑的民眾提供的基礎支援。”
“從我們誕生到我們離世,我們的生活忙碌到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耕種土地、篩選豆子。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必須精心計劃,節省食物和衣物。為何如此?那些宏偉的宮殿、繁忙的市場,無一不是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晶。那些精美的絲綢和棉花、優雅的衣服和豐盛的食物,無一不是人民送給我們的禮物!人民就是那支撐著天空的基石,而那些不勞而獲、自視為低人一等的人,又如何能與之相比。”
“陛下,爺爺,我們自身便出自人民之中,深知世界的種種不公。”
“然而,生活的本質就是不公平,這一點我們無力改變!”
“我深知,如果人民失去了生存之道,他們便會起義反抗。當人民的耐心到達極限,便是他們起身反抗之時。”
“他們所渴望的不過是溫暖與食物,尊嚴的對待,以及正義的伸張。”
“作為皇帝,我的職責便是為人民提供正義,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發聲!”
隨著驢車的緩緩行進,劉邦閉上了眼睛,在車廂中低聲說道。長安城曾是古代的首都,其外城被譽為紫禁區,因而得名。後來的北京紫禁城便是參照了長安城的建築風格而建。
劉啟靜靜地聆聽著,陷入了沉思。
“正義”這個詞彙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實現它卻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在歷史上,能夠達到這一理想的皇帝或貴族寥寥無幾。而且,自古以來,又有多少皇帝真正踐行過這樣的理念,說過這樣的話,或者擁有這樣的心態呢?
高祖皇帝劉邦,最反感孟子關於人民至上的說法。然而,與那些口口聲聲稱讚人民偉大,卻吃著人民的血淚,將人民當作螞蟻一般對待,甚至背離人民的利益的叛徒相比,他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祖父皇帝,今日漢朝的朝會是否照常舉行?”劉啟輕聲詢問。
“嗯!”劉邦應了幾聲,半閉著眼睛,隨後睜開眼晴,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說,“你這個小傢伙,是不是又想騙你祖父我去逃學?”
“不是的!”劉啟急切地回答,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真誠,直視著祖父的眼睛,“我知道,祖父,您老人家常在今日的朝會上提及人民向官府告狀的事情。我想要早點跟您一起去,聽聽您想說的話!”他興奮地繼續解釋,“我是一個生活在繁榮時代的王子,從未親身經歷過世間的艱辛。我想從您那裡學到更多!”
“但是!”劉邦說道,同時撫摸著孫子的尾巴,“這恰恰是最值得稱讚的!”
在長安城的秋和宮中,劉盈剛剛返回宮中,正整理著裝,一個僕人前來報告說季存義求見。
劉盈坐在太子寶座上,季存義在僕人的引導下緩緩進入大廳。儘管他的步伐緩慢,但臉上透露出的焦急和恐懼卻無法掩飾。
“太子殿下,求您救救我!”季存義跪在大廳中,朝臣和侍女們紛紛讓開了一條通路。
劉盈微微皺起眉頭,“陛下只是將你從地方官的職位上召回,並未施以其他懲罰。你為何如此害怕?”
季存義回答道:“陛下,我實在是害怕!”
他是一位自劉邦在沛縣起事便追隨左右的老臣,對主上的性格瞭如指掌。想到皇帝今日將要審理自己的案件,他不禁心驚膽戰。回想近期劉良的彈劾案,以及皇帝因小事而懲罰的人數,他感到自己的勇氣正逐漸消磨。
“太子殿下,求您救救我!”季存義跪在宮廷大廳中,朝臣和侍女們紛紛讓開了一條通路。
劉盈微微皺起眉頭,沉聲道:“陛下,只是將你從地方官的職位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