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提前開始統一的佈局(第2/2 頁)
基礎上,又增添了工科和理科。
同時也安排人,在新佔領地區,以郡、縣為單位,修建學校。
總之,
韓子安就是想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起近代的教育體系。
財政上,免除原本吳國的各種苛捐雜稅。
採用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的政策。
同時又增添商稅、關稅,諸如鐵礦、鹽等等產業,直接官營,禁止商人私人販賣。
這點,
主要還是針對沿海地區的鹽商,
除此之外,
工商業中,韓子安不再單一的推廣耕田,而是大力推動製造業和貿易的發展,廢除了原本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
其實在變法這一方面,韓子安更多的操作,都是借鑑於古代王朝的做法,
不過每一次的變法,
都意味著,
要觸動原有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因此,
每一次變法,都是建立在鮮血之上。
楚國不例外,現在這些新佔領的土地也不例外。
其中反對最大的有兩股勢力,
第一股,就是來自於鹽商。
畢竟將鹽、鐵收為官營,幾乎是斷了這些人的財路。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可想而知這些人,對韓子安會產生怎樣的仇恨。
只不過,
吳國的鹽商,大部分都是在沿海地區,目前楚國還沒延伸到那些地方,
僅僅只有少部分的鹽商,隨著韓子安的一紙令下,被斷掉了財路。
第二股勢力,
自然還是那些世家豪族,
作為這個時代的既得利益者,
無論是在知識的掌控,官員的選拔,還是不需要繳稅的特權上,這群人可以說佔盡了好處。
雖然紙張的出現,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成本。
但想要學習,依舊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夠承擔得起。
更不要說,
這些權貴把持著官員的選拔,
像齊國、楚國,
目前採取科舉制度,
雖然跟平民百姓依舊沒什麼關係,
但至少也給寒門子弟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至於其他國家的官員選拔,目前依舊是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
在這樣的制度下,
寒門子弟可以說根本沒有出頭之日,
不然怎麼會有‘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
而且,
這還是寒門,
是落魄的貴族世家,
至少還有個門在,
至於平民百姓就更沒有機會了。
現在,
韓子安就是想給這些百姓一個機會。
而不是徹底的鎖死,通往上層的大門。
但這樣的做法,
無疑會引來既得利益者的反彈,
同時也包括士紳一體納糧,
讓世家大族交稅?
讓他們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豪擲千金,可能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但是,
想讓他們交一枚銅錢的稅,
比殺了他們還難。
反正韓子安也不明白,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不過也不需要明白,
只要自己手中的刀依舊鋒利就行。
接下來的時間,
在給壽春的蘇清淺彙報了一下後,
韓子安始終坐鎮金陵,
就是想看看,
有沒有人敢跳出來。
與此同時,
遠在臨淄城的葉璃,在翹首以盼、望眼欲穿的等待中,終於等來了韓子安的回信。
只是
當她看到信中的內容後,
心中的憤怒,瞬間升騰而起。
氣不過的她,當場將信撕了個粉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