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天下,兵強馬壯者得之!(第2/2 頁)
“很顯然,齊國皇帝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韓王在齊國十年,勞苦功高最後落得出逃楚國,便是答案。”
“換句話說,葉璃德不配位!”
“齊國的強盛,來源於韓王,而不是因為她葉璃,這也是齊國去年接連受挫的原因。”
“至於窮兵黷武”
“草民之所以說,兵強馬壯者得之這句話,乃是因為這天下不論由哪個國家來完成,至少軍事力量上一定冠絕全天下,方才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
“但是!”
“江山社稷,江山是江山,社稷是社稷。”
“兩者之間並不相同。”
“韓王所言天下,乃是九州江山,僅憑武力便能獲取。”
“相反,社稷代表著民生,代表著黎民百姓。”
“若是單單想取得天下,兵強馬壯便足夠,但若是想坐穩天下,需要的是民心。”
梁嚴青將自己的答案,娓娓道來。
聽完過後,
韓子安忍不住哈哈大笑。
“好好好!”
“不錯,你的答案倒是有趣。”
聽完梁嚴青的回答,
韓子安第一想到的,
便是元朝。
蒙古人靠著武力打下來了天下,
疆域之廣,
可謂是震古爍今,
但是,
這麼龐大的一個王朝,
卻在短短几十年,便分崩離析。
答案顯而易見。
而且,
有句老話說得好,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江山能馬上打下來 ,卻無法馬上治天下。
打天下只需要十數年,或幾年就能打下來。
治天下卻是一項長久的系統工程,需要歷代帝王一直勵精圖治下去,沒有賢君良臣無法持久下去。
就看秦國,
奮六世之餘烈,最終一統天下。
結果,
落得一個二世而亡的結果。
之所以導致這種結果,
就是因為,
秦國一統之後,
沒有休養生息,
而是開動各種浩大的工程,弄得民怨沸騰。
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
隋朝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隋文帝結束南北對峙局面,一統天下,開創了開皇之治。
結果隋煬帝不體恤民力,好大喜功,致使天下分裂山河破碎,二世而亡。
說到底,
便是失去了民心。
現在,
梁嚴青給韓子安的答案,
便是把江山社稷這四個字,
分成了江山和社稷。
如果僅僅是要江山的話,兵強馬壯就夠了。
但關於社稷,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韓子安笑著站起身,
笑容中,
帶著滿意之色:“看來你這些年,倒是沒有白白求學。”
“不過,朕倒是還想看看你的治國能力。”
“會稽乃是新收之地,目前太守之位懸而未決,你便前往會稽上任吧。”
“本王給你一年的時間,看看你會治理成什麼模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