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你不對勁(求追讀)(第1/4 頁)
第35章 你不對勁…(求追讀)
入夜。
丁修躺在床上,下意識喚出了人物介面。
姓名:丁修
生命:9/9
潛能開發度:9.1%
當前位面:繡春刀世界
世界進度:10%
相比之前,潛能開發度莫名上漲了0.1%,世界進度上漲了5%。
這樣的進度其實是低於丁修的預期的,也促進了他要造反的決心。
照現在這個進度,恐怕他就算做到錦衣衛指揮使也沒用,根本拉不滿進度。
那便一不做,二不休,徹底顛覆這個世界。
不出意外的話,再有十幾年李闖王便會攻破京城,崇禎帝於煤山上吊自盡,清軍入關,江山易主,大明正式宣告滅亡。
表面上,大明亡於崇禎帝手中,實際上也是大明積重難返,病入膏肓,氣數已盡。
當然,崇禎帝也有很大的責任。他不算一個昏君,也想勵精圖治,兢兢業業重振大明。
可惜,其個性剛愎自用,獨斷專行,不會審時度勢,對天下局勢把握不明。
一登基便大力整頓閹黨,最終導致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文官集團一家獨大,加速了大明的覆滅。
所以丁修的想法就是,既然無法搶救,那還不如改天換地。
冥冥中穿越到了這個世界,不管是為了刷世界進度,還是為了個人的心理,丁修都不願眼睜睜看著歷史重演,將這大好河山,拱手送給辮子朝。
造反,看似一件很危險的事。
但在丁修看來,一夥完全沒有經過正規訓練,連軍中號令都傻傻分不清的泥腿子都能攻破京師,可想而知大明腐朽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完全就是一隻紙糊的老虎。
而他,卻有的是優勢。
丁修之所以要拽緊丁白纓,一來是師徒之情,二來,丁白纓乃是戚家刀後人,其父親曾是戚家軍的一員大將,威望很高。
戚家軍表面上消亡了,但卻留下了不少遺孤,東南、江南一帶沿海的邊軍中便有不少像丁白纓這樣的戚家軍後人。
另外,還有一些散落在民團、軍戶、囤田兵……等等。
這些戚家軍的遺孤便是一支現成的有生力量,再經過他們振臂一呼,沿海一帶飽受官吏、倭寇之禍的百姓,必然一呼百應。
當然,丁修的優勢遠不止這些,畢竟他是穿越人士,有著遠超當前世界的理念。
冾鍊鋼鐵他不是行家,但至少懂得一些基本的原理,到時可以找一批能工巧匠反覆試驗,爭取煉出高強度的合金用於鍛造武器。
還有,當年的戚家軍充分繼承了大明的火器技術並將之發揚光大。
比如虎蹲炮。
虎蹲炮可以稱得上是輕型迫擊炮的“老祖宗”,炮身僅長兩尺,重三十多斤,一個人就能輕鬆攜帶。
其威力雖然遠不如紅夷大炮那麼強悍,但勝在輕巧,機動性強,近距離的殺傷力還是很誇張的。
當年,戚家軍憑藉虎蹲炮大顯身手,將倭寇打得落花流水,聞風喪膽。
這種輕便的火炮,不用來對付騎兵簡直太浪費了。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極其重要的一個因素,也是讓丁修充滿自信的原因。
女真人為何能夠長驅直入,攻陷大明?
不誇張地說,在入關之前,女真人連紡織、金屬冶煉都拎不明白,過的完全就是一種顛沛流離、相對原始的掠奪式生活。
什麼禮儀廉恥、誠信友善、仁義道德,他們根本不懂。
他們只信奉一個字:搶!
搶地盤、搶銀子、搶糧食、搶女人、搶奴隸、搶羊群……
沒有充足的物資,憑什麼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這,就得從聞名天下的晉商說起。
<div css=tadv> 不得不說,晉商為推動大明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人,卻一味地昧著良心賺錢。
當時,大明與後金已經是形同水火,且不說以前的金人給大宋帶來的靖康之恥,而今的後金同樣野心勃勃,不知屠殺了多少大明將士與百姓。
大明律例嚴禁與後金貿易糧食、鐵器、鹽、火藥等等違禁品。
畢竟這些都是戰略物資,與對方交易戰略物資,與給對方遞刀子有什麼區別?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