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1/3 頁)
第62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聽到張皇后的誇讚,丁修不由謙虛了一句:“哪裡哪裡,全憑了皇上的信任還有內閣的支援。”
聊了幾句,張皇后突然問道:“對了,聽說當時查案時有殺手意圖行刺將軍?”
“嗯,是青衣樓的殺手。微臣正在全力查他們的底細,一有線索便展開行動,將之一網打盡。”
張皇后一臉關切道:“江湖勢力也不容小覷,將軍還是要多加提防。”
“多謝娘娘關心。”
這時,張皇后似漫不經心問了一句:“聽聞,將軍在暖香閣留下了一首詞?”
“呃?”
丁修愣了愣,隨之一臉尷尬。
怎麼這種風花雪月之事也傳到了後宮?到底是誰如此長舌?
難不成是東廠?
其實,這就叫當局者迷。
丁修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人在暗中關注他的一舉一動。
特別是東廠,恐怕恨不能將他的所有動向,做過的所有事情全部掌握得一清二楚,然後找機會扳倒他。
畢竟,雙方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張皇后緩緩吟了幾句,隨之又道:“沒想到,將軍能文能武,竟也有如此兒女情長的一面。”
丁修訕訕道:“微臣只是一時感慨罷了,讓娘娘見笑。”
張皇后溫婉地笑了笑道:“不知將軍是否還有一時感慨之作?能否讓我也欣賞一下?”
娘娘開了口,丁修自然不好推辭:“既然娘娘有些雅緻,微臣也只能獻醜再吟上一首,還望娘娘不要見笑才好。”
“將軍不必一再自謙。”
丁修清了清嗓子,緩緩吟道:“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等他吟完,張皇后卻久久無語,似乎還在品味詞中的韻味。
過了一會,方才撫了下掌:“好詞!將軍這兩首詞頗有前宋之遺風,怕是當朝大學士也很難寫出如此佳句。”
“微臣真是汗顏,微臣也就即興寫了那麼幾首,哪裡比得上大學士。”
這次,丁修真不是自謙了。
他雖然有遠超當前世界的理念,但要論古文、詩詞的功底,怕是連個秀才都比不上,更不要說大學士。
但張皇后並不知道他的秘密,反倒認為丁修不驕不躁,能文能武,內心裡更是多了幾分好感。
當然,這種好感只是單純的好感,或者說是欣賞,與男女之情無關。
接下來,張皇后又看似隨意地問了一些天下事,雖然後宮不能幹政,但不代表她不可以與人探討一番。
丁修應答對流,不時加入一些自己的看法,令得張皇后對他更是另眼相看。
聊了許久,張皇后不由感慨了一句:“也難怪皇上會重用將軍,韓閣老對將軍也頗為賞識。”
“此乃微臣之幸……”
月光皎潔,清風徐來,夜蟲呢喃。
今晚的夜色,很美!
次日,文知遠主持了陵祭儀式。
其實,皇家的陵祭與普通百姓給自家故去的親人上墳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只不過皇家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故而皇家的陵祭也成為一個國家祭祀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明皇家的陵祭分為大祭與小祭。
如果是大祭,其過程就繁瑣多了,皇帝得親自到場,禮部、太常寺、翰林院、光祿寺、鴻臚寺、欽天監等等部門的官員也得到場參與祭典。
同時還要動用大量的護衛,比如錦衣衛、陵衛。
總之,大祭的場面浩大,花銷自然也不小。
小祭的規模就小多了,皇帝一般不會親自去,往往會遣皇子、王爺或是官員代祭,以表達其哀思之情。
這一次便是小祭,當天下午便結束了儀式。
按行程,次早出發返京。
當夜,依然月朗星稀。
“都打起精神,千萬不要放鬆警惕!”
丁修例行巡視了一圈,不時衝著手下吩咐一句。
不知不覺,又走到了行宮內院外。
長夜漫漫,也不知張皇后是否又睡不著覺在院中漫步?
丁修忍不住走到院門口悄悄看了看……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