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晉升:錦衣衛指揮使(第3/3 頁)
回京了。
一路無事。
回京之後,崇禎帝沒有食言,擼下了一個不太作為的錦衣衛指揮同知,讓丁修補上這個缺。
錦衣衛最高長官乃是指揮使,三品武職。
指揮使之下便是指揮同知,從三品武職,一般設兩人,相當於指揮使的左右手。
不僅如此,崇禎帝還破格加封丁修為三孤之一:少傅。
少傅並無實職,只是一個虛職,更像是一個榮譽稱號,以示其功績與身份。
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三公,少師、少傅、少保則稱為三孤,一般都授予大學士之類的重臣,或是對朝廷有傑出貢獻者。
丁修的功勞有目共睹,雖然有不少大臣心裡有些不服(準確地說是嫉妒),但也沒人敢多說什麼。
不服?
收服遼東,驅逐建奴,你行嗎?
東南民變,平定倭寇,你行嗎?
接下來,遼東邊境平靜了很長一段日子,雖然避免不了一些小摩擦,但總的來說比以前好了很多。
由此也可見上次殺了那批奸商的作用有多大,基本斷絕了後金的戰略物資來源,令得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輕易發動大規模行動。
東南、江南沿海也如此,雖然還是有倭寇活動,但數量少了很多,估計是被殺怕了。
這其中,自然也有江海幫的影子。
那些經過特訓的精銳偽裝成民壯,經常夜襲倭寇營地,將之視為實戰練習物件。
同時,丁白纓還暗中派了數百精銳去了琉球,協助當地百姓抵禦倭寇。
這個主意自然也是丁修提出來的,也是未來計劃中重要的一部分。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不覺間又過了兩年,丁修迎來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錦衣衛指揮使舊傷復發,精力不夠,已難以勝任指揮使一職。故而,由丁修接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
其實,朝中一眾大臣心知肚明,這不過就是一個藉口罷了。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誰都看得出來,崇禎帝有意讓丁修接掌錦衣衛,再佔著坑不讓,說不定哪天就被清算了。
自己離開,或許還能得個善終。
第二件:黃臺吉終於坐不住了,後金大汗當得不過癮,要過一把當皇帝的癮。
一夥人假惺惺相勸,黃臺吉假惺惺推讓,雙方的戲份演足了,黃臺吉便率了一眾人在盛京天壇祭天,之後正式稱帝,定國號為:大清!
對於丁修來,這無疑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訊號。
畢竟他對“大清”二字實在是有些敏感,看來,有必要提前啟動計劃,將建奴逐鹿中原之不死之心徹底掐滅!
……
……分割線……
劇透:接下來的章節會加快進度,丁修不想陪崇禎玩了,準備揭竿拉大旗了!畢竟諸天文,一些具體過程就不必展開細說了。
總之,飛俠力爭讓各位書友大大看得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