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倩女幽魂(第3/4 頁)
主要是,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怎麼可能鬥得過那千年樹妖,以及更強大的黑山老妖?
閒來無事,還是先考個舉人玩玩。
好在,這個世界不流行八股文,要真讓丁修寫八股文,怕是就會放棄參試的想法。
他一向對八股文深惡痛絕。
所謂八股文,乃是明清兩朝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
以“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不允許自由發揮。
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嚴格限制。
八股,指的是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
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等等要求。
八股文其實源自於宋朝的經義,不過那時候的要求並沒有那麼嚴格,相對來說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大。
到了成化年間,便固定為八股文格式。
最奇葩的是,格式固定也就罷了,還要求考生的觀點必須與所謂的“朱子”意見相同。
否則,考不中不說,說不定還會被人抓住把柄,給你安上一個大不敬之罪。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還指望什麼人才?全都成了書呆子。
也難怪後世有人會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總之,再也找不到辛棄疾這樣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傳統儒家弟子。
“嗚嗚嗚……”
突然間,一陣陰風襲來,吹得窗戶“咯吱”作響。
丁修不露聲色,假意抬手擋了下風,隨之繼續搖頭晃腦讀書: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實在穿越之前,丁修很是想不通,為何影視劇中的書生總喜歡搖頭晃腦讀書?頭不暈嗎?
後來方才知道,其實不是喜歡搖頭晃腦,而是很多書生經常夜讀,夜讀難免會犯困、眼花。
於是便有了“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
但是,並不是人人都會去頭懸樑、錐刺股,困了,就站起身活動一下手腳,搖搖頭,晃晃腦,以便讓自己保持清醒,驅趕瞌睡。
時間長了,慢慢就養成了一種習慣。
一些私塾的教書先生在教學生讀書時,也喜歡搖頭晃腦唸書,學生也跟著搖頭晃腦,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種習慣。
總之,晃著頭唸書,看起來多了一種生趣。
“吱~”
門突然也被吹開了。
接著,一個身著一襲素色長裙,年約二十七八歲的女人走了進來。
從她的髮髻與裝束來看,並非普通人家的女子,而且成親了。
古人的身份、等級是很容易從其裝束上辨認的,士農工商等各階層,朝廷皆有著嚴格的著裝要求。
從髮型到衣服,再到鞋子、佩飾皆如此。
比如商人,是禁止穿綾羅綢緞的。
當然,這也要看當時的朝廷是否重視,如果不夠重視的話,那些商人還是會悄悄穿上綾羅綢緞招搖過市。
官府也會睜隻眼,閉隻眼,當作沒看見。
畢竟他們也收了不少好處。
再比如那些樂籍女子嫁人之後,如未脫籍,那麼她的丈夫就必須戴綠頭巾,上街只准靠邊走,不能行於道路中間。
這樣,大家一看就知道他的身份。
遇上一些好事者,說不定還會上去問一句:“不知你家娘子姿色如何?”
另外,未成親的女子是不允許開臉的,所以那些未嫁的少女才會稱為黃毛丫頭。
成親之後便會開臉,梳上髮髻,這樣,一眼就能看出是成過親的女人。
“咦?”丁修故作一副驚訝的樣子起身道:“不知小娘子何故深夜闖入在下家中?”
女人捂嘴嬌笑道:“聽公子讀書頗有些意思,奴家也喜歡讀書,故而冒昧打擾,還請公子勿怪。”
丁修依然裝出一副警惕的樣子道:“深更半夜,良家婦人又怎會在外行走?小娘子莫非……是鬼?”
女人笑道:“奴家若是鬼,公子懼否?”
丁修挺了挺胸,正色道:“在下乃堂堂讀書人,胸有正氣,何懼之有?”
聞言,女人不由露出一絲欽佩之色:“公子果然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