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纖纖做細步,精妙世無雙(第4/4 頁)
之於死地?
一番打聽之後,丁修終於明白了緣由。
前些日子,城裡有家商號因生意拓展要擴大店鋪經營,於是,便與相鄰的幾戶人家商議購買對方店鋪。
因為對方開出的價碼有些誘人,幾家人都有些動心。
這幾戶人家都是老實人,在談好了條件之後,對方找人寫了書契,只等這幾戶人家簽字畫押,這生意也就算做成了。
曾生無意中看到了對方的書契,便知這書契暗藏玄機。
對方很聰明,書契內容與談的內容並無什麼不同。
按理說白紙黑字更穩妥,殊不知,有時候白紙黑字更容易坑人。
對方的書契故意沒點標點……說到標點,古代民間行文的確有不少是沒有標點的,但並不代表古代沒有標點。
早在先秦時期便有豎線號、橫線號、曲線號、折線號等等符號斷句。
只是,古代在沒印刷術的時候,很多書生都靠抄書,一統籠抄下來,很少有人去點標點,一是節省時間,二來也節省紙張。
一般官方行文都有標點,比名句讀,也就是每段的最後一個字都會標註一個圓點或圓圈以示斷句。
民間百姓識字的不多,更不會去在意標點。
殊不知,這其中的貓膩太多了。
比如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
說的是有個財主請了個先生教兒子讀書,事先講明瞭膳食條件,並寫成了文字。
“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財主理解的是,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於是便每天準備一碟青菜給那先生。
先生不幹了,說明明說好的天天有肉,怎麼就成了青菜?
財主拿出先生親筆寫的字,並大聲唸了一遍。
先生卻道:“不不不,不是這樣念,應該是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財主方才上了當。
那商號的掌櫃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高人的指點下書寫了幾份書契。
按雙方談的條件,他出的價錢只是購買商鋪,不包括後院。
這樣,那幾戶人家便不用搬家,大不了另開一道門進出。
可是經曾生反覆研究,商號提供的書契明顯是個文字陷阱,只要適當斷句,商號出的價錢不僅僅是商鋪,連帶後院也買了下來。
如此一來,那幾戶人家可就吃了大虧。
去官府告?
官府會偏向誰?答案不用多說。
經過曾生的一番詳細講解,幾戶人家終於恍然大悟,一個個慶幸而又後悔,幸得還沒有簽字畫押。
但如此一來,曾生卻將那商號的掌櫃給得罪了。
這就是他遭到報復的原因。
再經過丁修的一通順藤摸瓜,便摸到了源頭。
那家商號的掌櫃與官府的關係一向密切,包括那些小吏在內。
那事情就很明顯了,阿三應是受人指使故意找曾生的麻煩。
如果不是丁修及時出面,阿三將曾生告到官府之後,估計就再也回不來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