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張良伯樂合體?黃祖背後有高人?老劉,咱抓緊時間破江陵吧!(第2/3 頁)
了個寒戰,頭腦霎時間清醒無比。
他的頭號大敵,始終是袁紹。
現下討伐劉備也好,收拾呂布和袁術也罷,皆是為將來與袁紹決戰做準備。
任何戰略,若影響了與袁紹的決戰,那便是錯誤的戰略。
權衡良久後,曹操遂是嘆道:
“奉孝言之有理,現下非要啃劉備這塊硬骨頭,非但啃不動,還有可能要崩了牙。”
“既然如此,那就先挑塊軟骨頭來啃吧。”
“子孝你先前不是進言,要東征呂布麼,那咱們就先收拾了那三姓家奴,解除東方之患。”
曹仁沉默不言。
繞了半天,曹操還是如他所請,要討伐呂布。
不過卻是在伐不動劉備,別無選擇下,被迫去討伐呂布。
這與他的初衷,卻是截然不同。
“呂布固然要討伐,可司空當真就放任劉備鯨吞荊州不成?”
曹仁這時候反倒有了異議。
“子孝將軍莫要擔心,我們不管劉備,有人會管。”
郭嘉卻忽然詭秘一笑,抬手向南一指:
“那小霸王孫策,現下已屯兵柴桑,分明有坐收漁利,趁機染指荊州的企圖。”
“如今劉備攻陷襄陽,我料那小霸王必會沉不住氣,全力揮師攻打夏口。”
“那小霸王下場搶奪荊州,子孝將軍以為,劉備還能輕鬆獨吞荊州嗎?”
曹仁驀然省悟,原本顧慮重重的眼中,陡然間精光大作。
“奉孝言之有理,我竟是忘了孫策!”
“此子用兵有其父孫堅之風,遠非劉表可比,有他入局,劉備便是遇上了真正的勁敵,焉想輕鬆獨吞荊州!”
曹操陰沉的臉色,此刻也轉陰為晴,嘴角微微上揚:
“獅兒難與爭鋒,孫堅這個兒子,吾尚且要忌憚三分,何況劉備。”
“好好好,就讓劉備與孫策在荊州鏖戰去吧。”
“待吾收拾呂布袁術,打贏了袁紹,回過頭來再收拾他二人!”
…
夏口城下游。
旗艦上,孫策正拳頭緊握,臉色惱恨的望著上游。
只見上游江面上,三道鐵鎖橫亙在江面之上,阻住了他水軍西進之路。
這三道鐵鎖,乃是黃祖打造,用以阻擋他進軍夏口所用。
為破這鐵鎖橫江,他只得派出數隊人馬,驅船駛近,妄圖將鐵鎖砍斷。
卻無一例外失敗。
上游停泊的江夏軍戰船,以及兩岸旱營的弓弩手,可從三面對駛近鐵鎖的戰船進行亂射,壓制得他們根本抬不起頭來。
幾次冒死嘗試,折損了數百士卒後,卻盡皆敗下了陣來。
眼前,大將凌操的一次進攻,又是敗歸。
“黃祖此賊,竟有這般智計,想出了這鐵鎖攔江的計策!”
孫策拳頭擊打著船壁,口中咬牙切齒,眼神既是驚異又是惱恨。
身旁周瑜眉頭深鎖,搖頭道:
“黃祖徒有虛名,根本不可能想出這等異想天開的手段,必有奇謀之士為他出謀劃策?”
奇謀之士?
孫策眼眸掠起疑色,回看向周瑜:
“黃祖麾下,竟有如此厲害人物,能想出如此奇謀?”
周瑜思索半晌,卻再次搖頭:
“黃祖的虛實我們早已刺探清楚,他麾下絕無人能想出這等手段。”
“縱然是那蒯越在此,也沒這個本事!”
孫策目光再次回望向了鐵鎖陣,眼眸中疑色更濃。
“主公,公瑾,我們何不用火攻燒熔鐵鎖。”
“或者沿兩岸西進,攻破敵軍旱營,將鐵鎖折斷。”
身後沉思已久的老將黃蓋,忽然進言。
“公覆老將軍所言,我其實早已想過。”
周瑜抬手向鐵鎖陣一指,卻道:
“自古用火攻,要麼藉助順風,要麼藉助順流之勢。”
“我們處於這鐵鎖陣下游,又如何用火攻?”
“到時稍有不慎,豈不反燒了我們自己?”
接著周瑜又指向兩岸,說道:
“黃祖選擇設定鐵鎖之地,北岸有云山,南岸有西塞山,皆有山險可恃。”
“他在此間設營安設鐵鎖,就是為藉助山險,好阻擋我軍從陸上進攻。”
“不得不說,黃祖此賊,對地形運用之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