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鎮壓與突變(第1/3 頁)
六大雄城與隱世老怪、四方外域大城之間的大戰,十分激烈,死傷無數,李往矣的突然出現,讓所有人都很驚訝。
而當看到李往矣身前浮現那捲熟悉的無名書籍,飛出一道金光萬丈的敕令時,更是震動了所有人。
“天下止戈”令一出,引得天地共振,爆發出了無比強大的力量,籠罩了整個戰場。
上到偽聖,下到四方大城的普通戰兵,在這一刻都被鎮壓了,無法動彈。
“這是?”
“是你偷了那捲【無名天書】仙器?”
“好強大的敕令!”
許多人同時震驚出聲,有些不敢置信地看著立在高空中的青衫讀書人。
“真不愧是我好大哥啊,區區天命九境,竟然能寫出【天下止戈】這一神聖敕令,哪怕是借用了仙器之力,也極其了不得。”
“現在對於他能以一境之身,促成天地封正,一點也不奇怪了。”
連遠處的白衣少年道士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驚歎起來。
賀彧神情微異,緊緊地看著空中的青衫書生,大抵是與白衣少年道士一樣的想法。
與亂石堆合為一體,未現身形的蘇錦繡,也大眼瞪圓地看著空中的李往矣,小聲咕噥道:“這李殢酒竟然這麼強大?那姑奶奶我真有可能打不過他啊。”
到了這一刻,她很慶幸自己之前沒有直接對李往矣下手,要不然很有可能折在他手上了。
而戰場中的幾十位偽聖,比張、賀、蘇三人還要震驚。
此刻六大雄城一方,還有十二位偽聖,陣亡了三分之一。
而隱世老怪與四方外域大城一方,則剩下二十六位,從一開始到現在隕落的偽聖,超過兩位數。
至於六大雄城戰兵、外域大城精兵、隱世老怪後人們,則死得更多。
然而再怎麼死亡折損,在場的偽聖,仍有三十八位之眾。
這麼多的偽聖,就是聖人降臨,也得暫避其鋒,無法抗衡。
空中的青衫書生,如此年輕,卻用一張敕令輕易鎮壓了。
“你……是那位‘人間李殢酒’?”殺龍圖沉聲問道。
李往矣雖然換了容貌,收起了長刀,但那隱約相似的氣質,卻還是被他認出來了。
他這一開口,與“李殢酒”打過交道的陰老、皇甫婆婆、周有禮三大偽聖,也立即看出來了。
“你不是真正的刀客,而是一位儒家讀書人?”
連皇甫婆婆,也忍不住驚訝出聲。
畢竟儒門乃是人間天地的三教百家之首,人的名樹的影,正統的儒家嫡傳,任何人都不敢輕視。
而身為文曲城文廟教諭的周有禮,則正聲問道:“你只有十境——不,只有天命九境,如何能寫就【天下止戈】敕令?”
“要知道這一敕令,非大聖人或者一洲皇朝聖君,根本無法頒佈,上一次出現,乃是儒、墨、兵三家聖人聯袂宣讀,以止東北大荒洲之大亂。”
要論震撼,無能震撼過周有禮這位老教諭。
雖然燭照洞天與人間隔絕了幾千年,但文脈卻未徹底斷絕。
周有禮主治的學問,便是《禮記》,最重禮法、規矩。
而這禮法、規矩,不止是人間之禮,更涉及天地法則。
皓首窮經上百年的他,實在想不通,眼前這位李殢酒如此年輕,再是儒門嫡傳,也不該能寫成【天下止戈】敕令才是。
哪怕借用了那件【無名天書】仙器。
這不僅僅是境界、修為的問題,而有關於位階、功德、受天地大道的認可。
就像三歲孩童,跑到兩軍陣前,讓兩位統帥命令雙方大軍放下武器,友好相處,兩位統兵大帥怎麼可能會聽他的?
而這位年輕的讀書人竟能做到。
莫非他如小小年紀,便曾有立言、立功、立德之不朽盛舉?
聽到周有禮的話,他卻並未回答,而是道:“周老先生,此事可等日後再敘,眼下晚輩插手,強行讓諸位停下,乃事關緊急。”
“諸位腳下之地,發生了異變,化作了一個血霧詭域,與國色城聯結在了一起。它正在吞噬敗亡的所有屍體,與灑落的血跡,送與國色城。”
“而國色城的這些血肉,亦發生了詭變,正在變作一頭邪魔巨獸,等待復甦,若等其徹底‘活’過來,恐將對整座燭照洞天,都是一個災難。”
說著李往矣往國色城方向一指。
李往矣剛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