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江城五月落梅花(第2/3 頁)
院去。
唉……
小傢伙看著煙波浩渺的江面,突然有些小小的憂愁。
半個時辰後,師兄妹倆坐上了東去的客船,一路順江而下,前往東境。
……
日暮時分。
一艘大船航行於靜謐、寬闊的江面上。
兩岸是一望無際的農田,江風一吹麥浪起伏,從河畔一直延伸到遠方。
麥田盡頭是一個個白牆黑瓦的村莊,暮靄漸起,站在大船上,可以看見兩岸村舍,都飄起了一縷縷炊煙。
許多第一次坐船遠行的遊客,看到這景象,都覺得很驚奇。
一位年輕畫師,坐於船頭,正揮毫潑墨,要將這壯闊又充滿人間煙火的一幕,永遠留下來。
許多船客聚在邊上,安靜圍觀。
一個充滿靈氣的翠裙女童,飄在人群邊上,也十分好奇地看著年輕畫師作畫。
不遠處的客艙裡,一位清逸閒散的青衫書生,正在看書。
這翠裙女童與青衫書生,正是小芊君和李往矣。
他們自寒州坐上客船,已近十天,不僅早已離開寒州地界,順著寒江,也已出了大順國。
當前船行之地,是一個名叫中野的小國。
中野雖小,卻盛產武夫,大順國想要吞併東邊幾個小國,都被以中野為首的小國聯盟擊退,百餘年未能東擴。
其中最著名的一戰,大順水師順寒江而下,想要直達幾個小國的後方,結果被中野國的幾位年輕武夫,鑿沉水師都督旗艦,而後火燒連營八百里。
幾位原本大道高遠的年輕武夫,雖皆犧牲,但大順水師亦遭重創,從此十餘年內,無力再順江東犯。
大船繼續航行,暮靄飄蕩,夜色降臨。
最終在一個名叫江落城的江邊小城,停泊過夜。
大部分船客都下船,進城換購一些物品。
李往矣也領著小芊君,去城裡逛了一圈,在街邊小攤吃過一碗當地特色的江落小面後,返回了客船。
夜色漸深,一輪明月從江面升起,照耀整片大地。
李往矣準備繼續看大風軍師李寒風,送給他的那本《大風統兵要術》。
這是將軍趙我還,和軍師李寒風合著的一本兵書。
一個守備將領,一個軍師,兩人官階都不算高,但是他們能憑一座小城和三千甲兵,抵擋亂軍數月。
最後又以三萬魂兵,擊敗十境大宗師趙霸天率領的十萬大軍。
可見將軍趙我還,還是統兵有方的。
要不然他區區一小城守備將,也不會被北洲兵家大能,選錄進《百戰末將錄》裡。
李往矣在船上的這些日子,精讀了好幾遍這部《大風統兵要術》,受益匪淺。
他讀萬卷書,不僅讀儒家經典與各種閒書,釋、道、墨、法、兵、農、名、醫、縱橫、陰陽等百家經典,也同樣有涉獵。
或者說只要是書,拿到他面前,他都有興趣讀上一讀。
這《大風統兵要術》,與兵家聖人、大能著作的各種兵家典籍相比,有其獨到之處。
因將軍趙我還,和軍師李寒風軍職所限,他們沒有去泛泛其談各種征戰大略,而是專述自己熟悉、擅長之領域。
《大風統兵要術》一書只講如何練兵、統兵。
李往矣看了將軍是如何擊退亂軍的襲城,又看了他是如何統領三萬同樣會死、會傷的魂兵,大破乃至全殲趙霸天的十萬亂兵。
此時再看這部兵書,對照之下,頗有感悟。
他若再化身大風城軍師,或許領兵出擊,亦能打得有章法。
他剛點上燈火,準備看書,江落小城裡,忽然傳來了一陣笛聲。
小芊君正在船舷處玩水,聽到這笛聲不由得停了下來。
她來到窗邊,小眉頭微鎖,道:“大師兄,這笛聲好憂傷呀,聽得我有點想念師孃和夫子了。”
李往矣放下書卷,微笑道:“這首笛曲叫做《梅花落》,是一首思念家鄉的曲子,吹奏之人笛技很高,你聽了會想念師孃、夫子,也是正常的。”
翠裙女童雙手托腮,望著西北方向,呢喃道:“也不知道此時夫子和師孃在做什麼,小師姐是不是又被夫子罰抄書籍了。”
“還有山長院裡的蟾君子、鯉賢人,它們要是再惹仙鶴姐姐,沒有我攔著,也不知道會不會被仙鶴姐姐烤了吃掉。”
小傢伙突然轉頭看向李往矣,大眼撲閃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