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寧小姑娘(第2/3 頁)
見證,大道不可欺。”
花非花回道:“我保證定會補上。借【大道寶書】一事,也必須有報償,畢竟它是一件仙器,若公子不借我,我當下也無法雪恨。”
既是做了交易,她便不想欠李往矣的。
李往矣卻灑然道:“那你在燭照洞天中的奮力廝殺,便算是報償好了。另外,你了卻了宿怨,心中再無掛礙,也可一心一意更好地服侍我,也算是一種回報。”
花非花見他神情慷慨,不似作偽,便也不堅持了,微微屈膝,行了一個萬福之禮。
“多謝公子!”
“不必客氣,你且去吧,祝你早日清算宿敵,了結仇怨歸來。如今天下亂象頻發,大劫將至,我還是很需要你這麼一位聖人待在身邊的。”
花非花點點頭,便化作一道花影,消失在了夜色中。
花非花的離去,對李往矣來說有些意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八百年前,她隕落於野澤之中,化作一縷殘魂,才苟活下來,必然有一段故事。
如今她重入聖境,自然會想要清算宿敵。
至於她與宿敵之間,孰是孰非,李往矣倒是不想管。
在命海小天地中,抄了那麼久的書,她身上的殺戮戾氣已經被化去了不少,此去應該不會再大開殺戒,亂殺無辜。
對於她會不會就此一走了之這事,也不必擔憂。
他們之間的【大道契約】還在,她若是敢違約,就算是隔著天涯海角,作為主導的一方,李往矣也可以讓她身死魂滅。
也不用擔心【大道寶書】這件仙器,會因她不敵宿敵而丟失,她既然敢在這個時候,提出去了結宿怨,那她肯定有信心能勝過對方。
只要耐心等待花非花歸來便好。
到時候此女應該會徹底歸心,成為他可靠的“婢女”。
不過蕭野、裴合先後進入十境,花非花又離去,清算過去,倒是給了李往矣一種時不我待的迫切之感。
於是,他準備先不睡了,多讀幾頁書,就算暫時無法洞徹道在何方,也可多養幾分浩然之氣。
正看著從天香國買來的閒書,李往矣突然想起了一事,伴隨一縷浩然之氣盪漾,他的身影便從臥室消失了。
下一瞬,他出現在一座夜下大城裡。
與天香城不同,這座夜下大城,夜空中同樣有一輪月亮,卻並不寒冷,反而十分光潔、明亮,好像望日十五的皓月。
城中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起了明亮的燈籠。
大街上,很多年輕的姑娘手持花簇結伴遊逛、猜燈謎,許多小孩手拿炮仗、煙花在追逐、嬉戲。
小巧精緻的石橋邊,一對對情侶在放花燈和許願。
忽然,前方坊市中,衝起了絢麗的煙花,點亮了整個夜空。
“【儒世界】中,正值中秋佳節?”
李往矣看著這熱鬧、繁華的景象,有些意外。
他正是來到了自己演化的的【儒世界】中。
裴合的道在劍,蕭野的道在拳,而他的道,毫無疑問在儒家學問。
而【儒世界】,便是他對儒門學說,對人間天地的一次認識,對世間大道的一種探索。
當初與雲暮色同遊北止戈洲,得神道福澤,練就半人半神之身後,他便開始了此次探索。
以鴻蒙小世界為根基,以浩然之氣化天地法則,以看過的萬卷書籍中的文字化為山河城郭和風土民情,再以神道之力,造化王侯將相、才子佳人、黎民百姓等萬千生靈,打造出一個“真實”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唯以儒法治天下。
為了讓這個世界完整,李往矣又塑造了四方外域的不同勢力,之後他便不再幹涉,讓其自行演化下去。
後來在參與三洲大爭,對付長夜君王時,他曾進來過一次,見證了一個以儒立教的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紛爭。
看到了中土王朝與北方遊牧勢力間的盛衰消漲,甚至看到了舊王朝的崩塌,新王朝的誕生。
之後他就沒有再管過了,沒想到今日一進來,竟是恰逢中秋之夜。
也不知道此方世界,又有了多少變遷,社稷是否仍歸屬那個新王朝。
“後生,一看你就是讀書人,你可有興趣來猜一猜燈謎?老朽家的燈謎,乃是由我那孫女所出,皆是新謎,猜出有重賞,但至今無人能夠猜出。”
李往矣正思忖著,忽然一個打扮富貴的老員外,走到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