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麵疙瘩(第1/2 頁)
磨盤大的藍竹蒸籠,足足開了五十多層,一籠就是一桌子的熱菜,分了三口大鍋來蒸,還有熬湯的大鍋,炒菜的鍋,光是灶臺一片就佔了一大塊田地,冒著一片熱煙,香味就算沒飄出十里也差不多了
蒸菜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相當考究廚藝,鹽味一但不合適這幾十個蒸籠也算是廢了,不過看李大師傅自信滿滿的神情,顯然不太有可能有失手的時候
旁邊擺滿了籮筐,裡面的有粗碗,白碗,麻碗,大小不一,形形色色,都些都是各家各戶湊出來的
蒸籠上氣後還要蒸好長一段時間,幫廚的親戚已經在吃早飯了,很簡單的飯菜,溜白菜,還有盤子青椒大肉片……
“文娃來了,快一起吃飯”
方文聽見長輩們招呼,也不客氣,添飯蓋上菜,呼哧呼哧吃了兩大碗,這時候天才徹底亮了起來……
看了看臨時廚房,拿起一個粗碗舀了些麵粉出來,川人的主食雖然不是以麵食為主,但是為了方便很多時候也吃麵,把麵粉倒在一個大盆子裡,又選了塊精瘦肉,村裡不興喂瘦肉精那些,養豬就連飼料也少喂,有些村民家裡根本就不買飼料,相對的肥肉也比較多,瘦肉也好吃
村民有時會一頭豬餵養上一年,甚至兩年,村裡最高記錄是一頭五百多斤的大肥豬,肥壯的身軀堪比半大的水牛,聽說宰出來後光肥肉層就過巴掌厚
思念著,手上的肉就垛成了碎肉,在合上花椒粉等調料,把肉裝在碗裡,方文打了個招呼往自己家裡走去,家裡還有三個女孩沒吃早飯呢
到家後在門外叫醒三女起床,這才點上柴火燒起開水來……
方文此時打算做一道豬肉麵疙瘩,不同於蘭州拉麵需要先醒上幾個小時的麵粉,而且拉扯也很考究技術,也不同與麵皮,刀削等加工比較麻煩,不用談刀切面,手稈面了
這麵疙瘩,只要用麵粉加上水,在放些鹽,隨意攪拌幾下,連肉也不用剁碎,直接把肉一裹下鍋裡煮就行,雖然勁道不足,但味道卻非常老道,小麥味十足,想吃的時候花個幾分鐘就弄好了臘肉麵疙瘩村裡人尤其喜歡吃,家家戶戶都有臘肉,做起來非常方便
有些村民自己也種植小麥,這個季節正是麥苗正綠的季節,打下小麥後,在用小機器直接打成麵粉,用這種粗麵粉蒸出來的饅頭叫:麥耙兒,麻黑色,歸與粗糧一類,味道雖然還算不錯,但只適合偶爾吃一頓
還有紅薯蒸熟後搗爛後炸出來的紅薯耙;玉米粉做的包穀耙,窩窩頭;酒米糯米做出來的黃糖耙,葉兒耙,餈耙;蕎麥做的蕎麵耙,大米做的米粉耙;小麥粉烙的湯鍋耙和蒸麥耙兒;南瓜餅等等
這些小吃餅、耙兒類,可謂種類繁多,雖然村民不經常吃,但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而這裡面,以紅薯耙和葉子耙、窩窩頭在外面傳播最廣,也最受歡迎
“哥,你做什麼好吃的呢”妹妹睡眼朦朧的走進廚房,頭髮亂糟糟,如果不是健康的小麥色肌膚,簡直就是標準的宅女形象
“煮了些麵疙瘩,水壺裡有熱水,快去洗臉刷牙”方邊一邊囑咐,一邊往灶孔裡放著柴火
“好哦,我去叫桃子和鈴鈴”妹妹一聽,笑著跑開了
水很快就燒開了,方文見三女也都洗蔌得差不多了,這才用手在麵粉裡瘋狂揉踏了幾下,他力氣大,就這幾下,就頂別人大力揉上幾分鐘,拿吃碎肉,不多時,一個個肉麵疙瘩就從手裡流向了鍋中,撲騰撲騰翻滾的熱水不斷洗刷,在等上一會兒,等麵疙瘩浮出水面就差不多了
村裡人雖然是燒柴火炒菜,不過一個人燒火炒菜也忙得過來,只需要在灶孔裡放一根幾根大竹節或是一根大木棒子就成,能燃燒很長一段時間,偶爾加把其餘柴火,足夠炒出幾個菜來了
“好了,開吃了”往鍋裡扔了些窩筍葉子,方文笑了叫了一聲,不用嘗,這味道肯定差不了
家裡的碗都是早些年買的,稍大些的只有粗碗,在加上一雙竹筷子,嘩啦呼啦吃起來特有感覺
“嗚~~好吃呢”小美女張鈴一口咬進一個麵疙瘩,小嘴包得渾圓,含糊不清的說著話,顯得俏皮靈動
妹妹驕傲的說道:“那是,我哥可厲害了,七歲能劈柴,八歲能挑水……”
方文無奈的笑了笑,這段子怎麼聽著是形容春哥的呢,就差肩膀上能跑馬了……
“方哥,今天干什麼呢,還是去抓魚嗎”謝桃顯得要成熟一些,小口的吃著,輕聲詢問道
方文艱難的讓目光不去看對方碩大的胸部,笑著說道:“今天恐怕不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