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鋤禾(第2/2 頁)
,繼續挖掘前面的泥土了。
遮陽的草帽,滴答的汗水,番轉的鋤頭,泥濘的膠鞋,不遠處一個鐵製水壺,幾個粗碗,蛐蛐聲,螞蚱聲,風聲,針葉唰落聲……這才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完美演義。
人每天干活會累,土地也是如此,開春種玉米,紅薯,油菜,但在秋收之後,這土地就要空閒下來,讓其慢慢恢復,而村民在冬季就要把土地翻動出來,或施肥料,或撒草灰,或乾脆直接淋糞便,這樣開春後種出來的糧食才會豐收。
如果你連土都難得翻動,直接挖了小坑就種,這後果就是別人收穫一千斤,你可能連三百斤糧食都不到。土地也會越來越貧瘠……
鋤禾日當午,汗滴河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培育玉米種苗的土地要求更高,翻動之後,要用手把泥土細細撮成粉末,施肥料,在用豬尿均勻的淋在土,這之後還要光腳去把土踩得稀爛,一直到隨便抓起一坨都能來捏小人為止,然後用刀在土地劃出小格子,在每個小格子裡放兩三粒的玉米種子,撒完種子後,還要用竹條和塑膠薄膜支起一個小帳篷,也就是小型的溫室出來。
等玉米苗長到十來厘米左右高,就用灰矬子連根帶土一起剷出來,這才能往其它土地裡種去。
種糧食容易,可要想豐收,真不是個容易的事,多數年輕人不願意種地或許跟這方面也有關係!
撮了撮手,多年不幹農活,這手都起了,想當年,那雙全是老繭的手就是抓帶刺的滕條也不會疼,由簡入奢易,從奢入簡難啊!
把土地搗騰完,天已經漸黑了,這肚子還不餓,索性把玉米種子拿出來,今天晚就忙完,明日接著去山翻土。
玉米種子買了三斤,足夠種植自家的幾畝山地了。
等全部忙活完,天完全黑了下,方文滿意了看了又看,種下玉米,有了收成,就可以大量養殖家畜。
“疑!”
這時,掛在胸口的“珠子”忽然白光大盛,照亮了周圍幾個平米的地方,白光覆蓋之下,玉米種子竟有些不一樣了,彷彿在回應一般,也漸漸冒出微弱的白光,黑夜中,猶如落在土裡成片的熒火蟲……
這是怎麼回事?方文看著發光的玉米種子,心下駭然……
:昨晚臨時有事,沒時間碼字,今天補更!純鄉土小說,求支援!晚至少還有兩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