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田雞、咚雞、竹雞(一)(第1/2 頁)
收費章節(12點)
第184章田雞、咚雞、竹雞(一)
方文一邊吃著,一邊心理評價幾個菜的味道,豆花就不用說了,川內最出名的豆花店一般都打著富順豆花的牌子,而這個富順其實就在此地的隔壁縣範圍內,或是打著石磨豆花的招牌,其實別說外面,就是在鄉鎮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石磨豆花,而修了樓房的村民家裡,其石磨也早就扔掉了,一個小型的粉碎機也就幾百塊錢,何必在自己花力氣去磨呢。
就如川菜到了外地就變水了,豆花也是如此,川內本地的黃豆的顆粒相當之小,也不圓潤,只比綠豆大一丁點,產量也不高,不過味道卻是相當不錯,用來做豆花正合適,但因為經濟價值不高,村民們種黃豆也是滿足自給自足而已,要大量收購併不容易。而且外地產著良種黃豆更便宜,隨處都可以賣到,所以在材料方面也就越來越水了,富順豆花這個招牌也早就爛了。
不過現在在劍門關一帶的豆腐和豆花卻是很地道,但這也是當地發展的旅遊專案,相對的消費也比較高。
現在桌上這幾盆子豆花的味道很不錯,如果以方文的口味來說卻是稍微有些老了點,不過村裡人其實就是喜歡吃老豆腐,這和以前買肉都挑肥的買是一個道理,但是在外面城裡還是嫩豆花比較行銷一點,小吃豆腐腦更是很行銷,不過這也只是小問題,稍後在改進就可以了。
吃豆花還有個重點就是這碗裡的碟子,此時碗碟裡有酥過的花生末、酥黃豆、芝麻辣椒油、花椒油、香菜、小蔥、蒜、小米辣、火烤青椒粒、醬油、在混合獨特的豆鼓香料,這味道別提多爽了,一個小碟的成本價都超過了一塊錢,到是不需要在改進,在改進只會成本越來越高,到時候就要虧本啊。
而滷肉其實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能混著鴨子一起滷,不然會有一股鴨毛的味道在裡面,一般都是各類肉分開單獨老滷,要想入味,一般要小火滷上一整天,有些地方甚至會滷到第二天,滷好後,還要混雜n種調料拌出來口感才比較好,當然也可以直接吃或是沾辣椒粉末,或是醬油才吃。
鄉鎮上常見的滷肉一般是豬肉為主:豬蹄子、排骨、豬嘴、尾巴、豬頭皮,豬腦肉(核桃肉)、豬耳朵。其中以耳朵和頭皮最便宜;其次是蹄子,豬嘴;再次是尾巴和排骨,最貴也是最好吃的就是豬腦肉,村裡稱為:核桃肉又或是合頭肉,一頭豬隻有拳頭大的兩塊,在豬腦袋裡面,和豬眼睛連在一起的,其肉的紋路很特別,整體外形和核桃瓣差不多,顏se也很相似,因此村民們稱為核桃肉;偏偏這核桃肉又是全是瘦肉,營養價值很高,味道比之牛羊肉也不差,價格比豬耳朵貴了一倍,一頭豬約莫能出一斤左右,比之裡脊肉等還要來得少。
“方文”
旁邊的素芬的聲音傳來,方文一看,頓時差點笑了出來,只見素芬運氣不太好,夾核桃肉的時候,恰好上面連帶著豬眼睛,這可是好東西啊,就因為核桃肉帶著豬眼睛,這價格才又提高了一些,不過女孩子一般不吃這種東西。
村裡就是如此,如果吃完飯,你碗裡還有剩餘,這就是不禮貌,沒有家教的表現,而飯粒掉到桌上,也一般會用手揀起來吃了。而且如果嘴裡吃到穀子,也就是因為打米機的問題,有時候米里面會出現沒脫殼的穀子,這時候村民會把穀子慢慢吞出來,然後把殼剝了,在把裡面的米吃了,當真做到了粒粒都變成盤中餐。
而在村裡,還有句俗語:“男人吃飯要武,女人吃飯要數”意思就是男人吃飯的時候要大吃猛口,這才像個男子漢,而女人吃飯要一粒粒的用筷子挑著吃,這才叫賢惠。
素芬現在就是對這個豬眼睛為難了,不敢吃又不好挑到一邊去,更不能最後剩在碗裡,方文見此,就樂呵呵的說道:“我最喜歡吃豬眼睛了,夾給我吧。”
素芬一聽,這心理就跟吃了蜂蜜一樣,笑著把豬眼睛挑到方文的碗裡,方文一下就挑進嘴裡給吃了,他其實也不吃豬眼睛的,所以連咬都沒敢咬,一口就吞了下去。
nainai忽然笑道:“文文,你不是不吃豬眼睛的嗎?”。
方文呵呵一笑:“現在喜歡吃了。”到是素芬給鬧了個大紅臉。
粉蒸肉也是種類繁多,用大蒸籠蒸好後在用盤子裝出來的,味道也很霸道,連謝桃兩女也是讚不絕口,連說好吃,筷子也是不停,頻繁舞動。
這邊正吃著,李大廚忽然笑道:“差不多了,大家都試試我坐的粉坨子肉。”
說著李大廚就進了廚房,沒一會就端出一個大盤子,裡面的東西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