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贊周朝貨幣演進(第1/4 頁)
引言
商紂王與周文王是商朝和周朝交替時期的兩位重要人物,他們的相關資訊如下:
商紂王:
基本資訊:帝辛,子姓,名受,商朝末代君主,世稱“紂”“商紂王”等。在位期間,他重視擴張領土,多次發動戰爭,對東夷用兵,雖取得勝利,但也消耗了大量國力和財力。
人物評價:傳統觀點中,商紂王被描述為暴君形象,如《史記》中記載他“好酒淫樂,嬖於婦人”,設定炮烙等酷刑,誅殺忠臣比干等,其暴行導致眾叛親離,最終亡國。然而,現代也有一些觀點認為,商紂王的一些負面評價存在被周朝誇大的可能,他在歷史上也有一定的功績,如他對東夷的征戰,客觀上促進了中原文化與東夷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且他並非一無是處,在政治、軍事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為和能力。
周文王:
基本資訊:姬昌,周朝奠基者,商時為西伯,又稱西伯昌。他的父親季歷被殷商王文丁囚禁而死,姬昌繼位。周文王求賢若渴,尊老愛幼,施行仁政,廣羅人才,周邊許多部落都來歸附。
主要事蹟:
羑里之囚與《周易》創作:周文王曾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期間他推演《易》,將八卦增為六十四卦。
發展周國勢力:周文王回國後,獻出洛河以西的土地,請求紂王廢除炮烙之刑,贏得民心。後周文王率兵攻打周邊各國,使周國國力日益強盛,如征伐犬戎、密須等,還透過裁決虞、芮兩國訟事,受命稱王,為周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人物評價:周文王以仁政治國,被孔子贊為“三代之英”,後世也把他當成“內聖外王”的典型。他創作的《周易》是中國最早的經書之一,對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周公旦,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周公旦一生功績卓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輔佐武王:周文王死後,周公旦協助武王伐紂滅殷。武王九年,周公以正使輔佐武王起兵伐紂,東進至孟津觀察諸侯反應。武王十一年,周公旦與太公望夾輔武王,率兵車等再會諸侯於孟津,東伐紂至牧野,作《牧誓》激勵士卒。最終紂王自焚而亡,周公手持大鉞護衛武王,昭告天下,革殷之命,興周之祀。
攝政踐祚:武王滅殷第二年,武王憂勞成疾,病危時周公設立三壇,秉璧執圭,以穆卜於周之三先王,願以身為質子代替武王,禱告後將卜辭藏於金縢。次日武王病癒。武王十七年冬十二月武王崩,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周公總攬百官之事,並在皇門召誥諸侯,說明自己代成王攝政的本意,穩定了國內政局。但管叔、蔡叔等散佈周公有不臣之心的流言,並與武庚等發動叛亂。周公率軍東征,誅殺管叔,流放蔡叔,平定了叛亂。東征勝利歸師後,周公留在畢地輔佐成王,讓長子伯禽代封於魯地。
營洛分陝:為監管新徵服的東部土地與部落,周公遵循武王遺命,於成王七年二月乙未使太保召公至洛地堪輿土地,三月周公親自前往營建洛邑,稱此地為天下之中。成王十四年,洛邑建成,周公作五宮,設立明堂,營建宗廟,遷九鼎於此,並作《召誥》《洛誥》等。為穩定東部殷商故地,周公旦與召公奭決定在陝原樹立界石,將周朝劃分為東西兩大行政區,周公管理陝原以東,召公管理陝原以西。
制禮作樂:周公在攝政期間,改定正朔,設立明堂之禮以分別尊卑,諸侯各自率領黨屬部族彙集王庭,各歸其位。他繼承上古法令,改革前代制度,纂成《周禮》,萬邦和諧,諸侯紛紛來朝拜。成王成年後,周公還政成王,又作《多士》《毋逸》二篇勸誡成王。
周公旦所制定的禮樂制度,被後世儒家傳承,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他的言行多散見於《尚書》《史記·魯周公世家》《史記·周本紀》《逸周書》《竹書紀年》等書中。其對周朝的穩定、發展以及中國古代文化、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發展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奴隸制國家。分為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與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兩個時期,凡790年,共經歷37個君王。周族原是商朝治下的姬姓部族,其首領西伯姬昌舉兵反商而戰死,兒子姬發(即周武王)以為父復仇之名,於周文王十一年(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大敗商紂王,克商建周,史稱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