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贊商朝後期貨幣析(第1/4 頁)
引言
商朝(約公元前 1600 年—約公元前 1046 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
商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其政治制度以內外服制度為主,國家機構逐漸完善;在經濟方面,農業、手工業較為發達,青銅鑄造技術達到很高水平;商朝的文化也極具特色,甲骨文是其重要的文化遺產。
商朝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內外服制度:
內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統治的地區,包括都城及附近的重要據點等。在這一區域,商王擁有絕對的支配權,設有各種行政機構和官員來管理。
外服:則是附屬國管轄的地區。這些附屬國分佈在商王畿以外的廣大區域,其首領多為當地原有部落的首領或方國君主。商王透過武力征服或其他方式使其臣服,要求他們對商承擔一定的義務,如進貢、服役、隨商王出征等,但商王對外服的控制力相對有限。各附屬國基本保持原有的社會結構,除了對商承擔應盡的義務外,有很大的自主權,有的附屬國還經常與商處於戰爭狀態。
職官制度:
內服官:
外廷政務官:最高的政務官是協助商王決策的“相”,又稱“阿”、“保”、“尹”。王朝高階官吏統稱卿士。此外,還有掌占卜、祭祀、記載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禱鬼神的祝,掌記載和保管典籍的作冊(又稱守藏史、內史),武官之長的師長,樂工之長的太師、少師等。
內廷事務官:是專為王室服務的官員,主要有總管的宰和親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項具體事務,如百工之長的司工,掌糧食收藏的嗇,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獵的獸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車的車正,為商王御車的服(又稱僕、御),侍衛武官亞,衛士亞旅,掌教育貴族子弟的國老,掌外地籍田的畋老等。
外服官:主要有方國首領的侯、伯,有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衛邊境的衛等。
世襲制度:商朝的王位世襲制度比較複雜,前期主要為兄終弟及,後期為典型的父死子繼。在商朝前期,還沒有確立嫡長子繼承製,凡是商王的兒子原則上都有繼承王位的資格,兄長去世後,其餘兄弟都可以繼承王位。從商湯到商紂王的 17 代中,有 9 世採用的是兄終弟及制的繼承製度。從康丁以後一直到商末,開始使用嫡長子繼承製。兄終弟及制是氏族社會推舉制的一種殘餘,而嫡長子繼承製標誌著王權統治的加強。
神權色彩濃厚:商代統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則,就是依據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國家。商王透過壟斷神權以強化王權,他們利用占卜等宗教儀式來決策國家大事,並將自己的意志說成是天神的意志,讓民眾服從。
宗法制度的萌芽:私有制確立後,產生了一夫多妻制和嫡庶制度,進一步刺激了宗法制的萌芽,出現了“大宗”和“小宗”的區別。“大宗”代表嫡系正統傳承,由嫡長子一脈相傳;“小宗”為庶出,由嫡長子之外的庶出家庭構成。“大宗”擁有家族絕大部分財產,同時擁有著管理“小宗”的權力。宗法制源於氏族社會的血緣關係,在商朝發展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宗法制度,成為奴隸主社會的重要制度之一。為了鞏固王室統治,與王室有血緣關係的宗族被派去各地做諸侯,掌管各地政治經濟發展,逐漸形成了新的子族,分封制也隨之出現。商王在政治上是最高統治者,在宗法關係上是“大宗”,各地諸侯相對於商王來說是“小宗”。在“小宗”管理的領地內,依舊是用宗法制來繼續維繫他們下屬貴族的統屬關係。宗法制和分封制,讓“國”和“家”緊密結合在了一起,加強了以商王為首的各級貴族家長的權力,鞏固其在政治上的壟斷地位。
以下是一首七律贊《商朝後期貨幣情況深度解析》:
《贊商朝後期貨幣析》
商朝貨幣史悠長,貝幣通行歲月彰。
海貝充當中等價,朋為單位記端詳。
後期銅貝開新貌,仿造天然韻味藏。
貨幣多元功與用,經濟脈絡細思量。
以下是對這首詩的解析:
首聯:“商朝貨幣史悠長,貝幣通行歲月彰”,指出商朝的貨幣有著悠久的歷史,而貝幣在商朝後期廣泛通行,其存在的歲月痕跡顯著,強調了貝幣在商朝貨幣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長久的使用歷史。
頷聯:“海貝充當中等價,朋為單位記端詳”,描述了海貝作為當時的一般等價物,在商品交換中起著關鍵作用,並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