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太后揭露永德偽帝!毀滅時刻(第2/4 頁)
。”
“他是覺得我傻嗎?”鎮南公宋缺道,然後他望著血觀音道:“小觀音,你雖然是我的義女,也是我養大的,和親生女兒沒有什麼兩樣。我不允許你和這樣的亂臣賊子有什麼關係,你們這就斷了吧。”
“不……”血觀音高呼道。
鎮南公宋缺冷道:“那我就當沒有你這個義女了。”
然後,鎮南公將杜變的密信焚燒。
“血觀音,你回去告訴杜變,適可而止!”宋缺道:“如果他真的敢出兵京城,那我們之間就是敵人了。”
旁邊的黎昌國王張嘴彷彿想要說什麼,但是發現卻完全說不出口。
他是敏感細膩之人,但是真的找不到什麼言語來支撐杜變的論點。
“鎮南公,我們是不是可以和杜變當面聊一聊,有些事情當面才能說清楚。”黎昌國王道。
鎮南公怒道:“亂臣賊子,沒什麼聊的。”
……
幾天之前的京城,永德皇帝還沒有弒母。
作為東廠大都督的李文虺,也收到了杜變的密信。
展開一看,他臉色劇變,然後閉上眼睛,開始思索杜變的話。
他的義子杜變,不是信口雌黃之人。
但自從他從維京王國回來之後,整個人確實徹底都發生了變化。
不但長高了,而且充滿了王霸之氣。
然而在李文虺眼中,這王霸之氣並不是太好的氣質。
因為李文虺永遠忠誠於大寧帝國,永遠忠誠於皇帝陛下。如果一個臣子太有王霸之氣,不似人臣。
他對皇帝充滿了忠誠,對杜變充滿了父子之情。
所以,他拼命地回憶先帝的長相,還有永德天子的長相。
這兩人明明有幾分相似,說永德皇帝不是先帝的親生兒子,又有誰能信?
但是杜變為何要給他寫這封密信呢?
李文虺內心無比難過。
他之所以離開杜變返回京城,一是因為杜變不顧皇帝聖旨出兵四川和湖南形同謀反,打破了他的底線。二是因為他想要進京再努力一下,緩和杜變和永德皇帝之間的關係。
而現在看來,他要絕望了。
杜變已經開始要顛覆永德皇帝的血脈正統性了,這種行為已經嚴重之極。
當天他就去面見永德皇帝,叩首道:“臣請辭去東廠大都督一職,去為先帝守靈。”
永德皇帝道:“李伴伴為何有此念頭?”
李文虺道:“臣是杜變義父,理當避嫌。而且臣心力憔悴,無法再擔任東廠大都督一職。”
永德皇帝道:“朕知道,你是見到杜變和大寧帝國漸行漸遠,所以心生絕望。李伴伴你知道,杜變是朕的恩人,也是大寧帝國的恩人。朕絕對不願意失去他這個擎天玉柱,所以請李伴伴最後努力一次,寫一封信勸杜變退兵,朕絕對不追究他任何罪責,如何?”
李文虺叩拜道:“臣謝主隆恩。”
當下李文虺給杜變寫了一份深情並茂,發自肺腑的信,讓杜變退兵,不要做出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信中李文虺再一次說,當杜變率軍北上攻打大寧帝國之時,就是他李文虺的死期,他的腦袋會掛在京城的城門上,眼睜睜看著杜變大軍進京。
……
時間回到現在!
太后和寧雪公主的死訊傳出之後。
文武百官徹底震驚,京城百萬子民震怒。
原本京城還有一群沉默的人,內心覺得杜變並不是亂臣賊子,出兵四川和湖南雖然不對,但也不是徹底罪無可恕。
而現在,杜變的妻子寧雪公主,還有太后娘娘,竟然都自殺了。
這兩人是杜變最親的人,如果不是絕望到一定程度,她們怎麼會自殺?
所以,鎮西王杜變是真的謀反了。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
京城的無數子民感覺到自己受到了背叛,向著杜變的畫像噴出了無數憤怒的口水。
無數的石頭砸向了杜變的鎮西王府,甚至有人火燒鎮西王府。
更有說書者,列出了大寧帝國奸臣傳。
杜變,李英圖,李元都名列其中,而且還把杜變排在第一位。
毫無疑問,方系的輿論勢力在發力了。
……
無數的怒火,無數的輿論在發酵,在醞釀,等待著最後的爆發!
接連三天,文武百官前往宮中哭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