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趙援軍撤退(第1/2 頁)
至於說,支援長平的秦國援軍,會不會是其他地方徵召的秦軍士兵呢?
只能說,可能性不大。
首先,秦昭襄王前往河東主持徵召軍隊,是有明確記錄的。
這說明,河東郡肯定是有大量的人力可以徵召人,如果河東郡只有幾千人,那麼,秦昭襄王完全不需要親自前往主持徵召事宜。
另外,則是距離,河東郡最西端到長平戰場的距離,超過了兩百公里。
我們以古代軍隊一天行軍四十里計算,從河東郡最遠處 抵達長平,需要花費近十天。
就算戰況緊急,把行軍時間減少一半,那麼也需要五天。
再加上,徵召人員加入軍隊,同樣需要時間。
也就是說,哪怕距離長平最近的河東郡,在收到長平前線戰報,徵召兵力,前往支援,需要花費的時間起碼也在十天左右。
連距離最近的河東郡都需要十天,那麼,距離更遠的地方,需要的時間自然更多。
而趙國邯鄲距離長平不過兩百公里。
所以,留給秦國援軍的時間其實沒有多少,如果無法在半個月內,趕到長平戰場,趙國的援軍便會先一步抵達。
所以,秦國想要在趙國援軍抵達之前,出現在長平戰場,秦昭襄王只能從河東和河內徵召軍隊。
而秦國的軍功爵制,使的河東,河內這兩個秦國新佔地方的百姓,願意加入秦國軍隊。
畢竟,去打仗可以獲得土地,爵位的同時,還有機會完成階級躍遷,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個誘惑實在太大了。
反正,河東,河內兩地的百姓,在成為秦國百姓之前,便是韓魏兩國的百姓,上戰場,拿武器砍人,在戰國時期,對於成年男子來說,屬於常規操作。
畢竟,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軍隊是常備軍加徵召軍相結合。
可以說,在戰國時期,成年平民男子,只要年紀不是太小,或多或少都進行過軍事訓練。
再說了,河東和河內的百姓,原先是韓國和魏國的百姓,對於趙國並沒有多少歸屬感。
所以,讓他們去砍趙國軍隊,心理負擔根本不存在好不好。
儘管說,河東,河內兩地徵召的軍隊,沒有多少精銳,裝備什麼的,也比不上正規秦軍。
可是,不要忘記了,提前抵達長平戰場的河內,河東秦軍,擁有多重優勢。
他們人數更多,而且,提前抵達戰場,使的他們可以對現有的防禦進行加固。
而且,河東,河內兩地的秦軍,在白起的安排下 只需要守住百里石長城一線,不讓長平地區的趙軍,和趙軍派遣來的援軍匯合就好了。
對於河東和河內兩地的秦軍來說,讓他們正面野戰,或許不行 可讓他們憑險以守,還是可以的。
更重要的是,河東,河內的秦軍,戰力不強,趙國援軍也沒有強到哪裡去。
為了進行長平決戰,趙國境內的精銳部隊,除了北方的趙邊騎以外,趙國其他地方的精銳部隊,早就已經投入長平戰場了。
而長平戰場騎兵根本無法發揮出來,把趙邊騎調到長平來打仗,結果就是,把寶貴的騎兵浪費在地形複雜的山區 。
騎兵正在應該馳騁的戰場,是像邯鄲一樣,周邊都是平原的地形。
所以,趙國哪怕可以快速組織援軍,援軍的戰鬥力和秦軍相比,雙方最多算是半斤八兩。
可秦軍有人數優勢,不說,還處於防禦狀態,這就使的,秦軍在戰力上,壓倒了趙軍。
九月。
趙國各地徵召的援軍在廉頗的率領下,陸續抵達長平以東。
可是,此時,百里石長城一線和故關已經被秦軍佔領,趙國組織的援軍根本無法進入長平。
相反,提前抵達的秦國援軍,早就將優勢位置佔據。
坐擁眾多制高點和有利地形的秦軍,將趙國援軍阻攔在了百里石長城一線。
而被包圍的趙軍,雖然也在趙國援軍抵達以後,再次發動突圍作戰。
可是,在秦國剛剛完成包圍的時候,趙軍都沒能在秦軍最脆弱的時候撕開秦軍的包圍網,何況是如今。
在這段時間,秦軍不斷的加強小東倉河谷一線的防禦強度,同時,隨著河東,河內兩地援軍的抵達,之前派去齊襲百里石長城,長平關和故關的秦軍精銳,得以解脫出來,投入到了對趙軍的包圍當中。
獲得了兩萬多精銳補充的秦軍包圍網,自然變得更加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