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楚國的反應(第2/2 頁)
羅密佈的堅固城池和堡壘。
楚國和隨國上百年時間,國境線沒有太大變化的原因,便是因為,兩國在各自邊境線修築的大量防禦工事。
兩國修築的防禦工事,都會讓進攻方看了就兩眼發愁。
那麼多年來,不管是楚國進攻隨國,還是隨國進攻楚軍,結果基本上都是,進攻方在這些防禦工事面前撞的頭破血流。
付出慘重代價以後,才得以突破一線,可是,因為突破一線消耗的時間和兵力,等進攻方完成突破以後,防守方已經在後方完成了兵力集結。
然後,雙方便會陷入對峙狀態,開始比拼國力和外交環境。
楚國雖然說,在國力上面,要強於隨國,可是,楚國地盤太大了,國土面積楚國是五大國當中的第一名,人口也不少,可是,羋娉可以直接控制的人口卻並不算多,楚國大量的人口,被楚國貴族控制著。
楚國內部環境,完全可以說是地廣人稀。
這使的,楚國就算有比隨國更強的國力,受限於人口不足的問題,楚國的戰爭動員能力,其實和隨國屬於半斤八兩。
打持久戰,隨國耗不起,楚國也差不多。
所以,這次,楚國決定改變策略,不再從雙方經營多年的江淮地區死磕。
而是由楚國先滅亡魯,宋,唐這三個小國,然後從這三個小國對隨國西境展開進攻。
隨國西境可沒有江淮地區那樣的長城可以防守。
只要可以拿下魯,宋,唐三國,那麼,楚國便可以繞開隨國的江淮防線,從側翼攻入隨國。
然後從後面進攻隨國的江淮防線。
徹底打破楚國和隨國多年的僵局。
魏國,安邑。
魏國皇帝魏鳩,在得知秦國的情況以後,分別向隨國,鄭國,楚國派出了使者。
魏鳩打算,在秦國國喪期間,組織聯軍,進攻秦國。
之所以魏國有這種打算,是看準了秦國此次的皇位交替時間。
在魏鳩看來,李言太年輕了,沒有足夠的能力,駕馭秦國。
所以,魏國打算組織聯軍攻秦,就算不能滅亡秦國,也要削弱秦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