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布帛快速增漲(第1/2 頁)
由於楚國,魏國等國紡織廠的建立,布帛的價值在極短時間內,出現了大跳水。
突然之間,天下百姓發現,布帛的價格降下來了,但是,布帛價格降下來了,對於大多數百姓來說,並不是好事。
因為,對於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布帛價格下降,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是壞事對於大多數百姓來說,布帛雖然是生活必需品,但是,還沒有到非要不可的地步。
百姓紡織布匹,最大的用處,並不是用來製作衣物,而是用來繳納國家的賦稅。
儘管各國的稅收政策存在一些差異,但是,在大致方面,還是差不多的。
百姓繳納賦稅,最重要的便是糧食,布帛和銅錢。
對於百姓來說,糧食是保證自己一家人生存的必要物資,如果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百姓是不會考慮售賣糧食的。
一般來說,諸國都有丁稅,丁稅以銅錢為主,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能獲得銅錢的渠道沒有多少。
首先,對於種地的百姓來說 想獲得銅錢,要麼對外售賣糧食或者其他農作物,比如蔬菜,麻這些,要麼便是透過紡織布帛售賣,獲得銅錢。
隨著大量布帛的出現,布帛的價格下降了,可是,這對於那些依靠布帛來補貼家用的百姓來說,卻不是好事。
因為,布帛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從原先至少兩百文一匹素布的價值,直線下降到了一百五十文的價值一下子少了四分之一的價值,對於只能依靠閒暇時間紡織布帛的普通百姓來說,打擊是巨大的。
本來,普通百姓因為時間有限,一年也就只能紡織幾匹布,一匹布獲得的利潤也就幾十文而已。
可現在,布帛價格一下子下跌了四分之一 可以說,直接把布帛的利潤空間壓縮沒了。
就算還有利潤空間 也已經變得極其微小。
原先一匹布還可以賺取幾十文銅錢,可如今,一匹布只能賺取十幾文,幾文,甚至耗時耗力紡織出來的布匹,售賣獲得的銅錢,還不夠紡布帛消耗的成本。
對於百姓來說,售賣布帛是很多人為數不多可以賺到銅錢的方法。
可現在,諸國不管不顧的瘋狂紡織布帛,確實扼制了秦國布帛對於自己國家的衝擊,但是,卻也打擊到了自己家百姓的紡織。
百姓無法提供布帛獲得額外的收入,為了湊齊需要繳納的賦稅 只能售賣其他東西,比如說,本來就勉強可以餬口的糧食。
而且,布帛價格的下降,還導致生活成本是增加。
之前,一匹布可以購買一斗食鹽,可現在,一匹布只能購買不到十斤的食鹽,造成生活成本的增加。
而百姓一年可以紡織出來的布帛數量卻沒有增加。
相當於物價漲了,但是工資沒漲。
如此,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
而在其他國家大量紡織布帛的時候,秦國方面受到的影響卻比較小。
首先,秦國透過官方規定,卡死了布帛的價格。
在秦國國內,秦國一直把布帛的價格維持在一匹兩百文這個區間。
因為布匹價格由秦國官方制定,不管是秦國民間紡織的布帛,還是從其他國家流入的布帛,都是一視同仁,價格為兩百文一匹。
另外,則是,之前,秦國透過大量購買民間擁有的布帛,將銅錢大量流入民間百姓家中儲備的布匹,基本都換成了銅錢。
所以,大量布帛的增加,對於秦國百姓來說,並沒有再次財產縮水。
畢竟,秦國百姓先一步將布帛脫手了,換成了銅錢,那麼,由布帛造成的財富貶值,自然無關秦國百姓的事情。
至於說,那些死守著布帛不賣的,李言也沒辦法。
時代的浪潮,總是會淘汰一些墨守成規的人。
當然,在這場席捲天下的布帛增產浪潮當中,秦國也不是沒有幹其他事情。
秦國的紡織廠不再把紡織重點放在素布上面,而是把紡織重點放在了絲綢這樣的高階面料上面。
在秦國,之前一匹絲綢的價格大約是六百文。
那麼紡織一匹絲綢需要多少時間呢?
由於絲綢的紡織過程比素布更難,所以,紡織一匹絲綢消耗的時間比紡織素布要長很多。
絲綢單人很難進行紡織,需要兩個人配合才可以快速紡織,而兩個人互相配合,五天時間,可以紡織出一匹絲綢。
相當於一個人要花十天時間,才可以紡織出一匹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