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保守派認為,激進派還是太過保守了(第2/4 頁)
覺。
整個世界,都清淨了.江海漫步在校園的林蔭道上,感受著微風拂面,鳥語花香,他感覺這個世界是如此之美好:“如果時間,能過得再慢一點,那就好了”
這段時間,除了一直在忙《龍族1:火之晨曦》《感天動地竇娥冤》《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三部作品以及戲劇的創作之外,在空閒時間,江海甚至都沒敢點開【雨夜帶傘不帶刀】的作者後臺?對於自己寫的文,江海自己心裡還是有點兒逼數的。
你要說自己有沒有白子(粉絲簡稱)?
有,那肯定是有。
只不過,相較於那寥寥可數的白子,在自己的讀者群體裡——
那可能還是小黑子的佔比比例比較大?
經由江海仔細觀察發現,不論是白子還是黑子,他們的成分普遍都比較複雜?就比方說,以黑子為首的【激進派】認為——
“雨夜,這逼就他媽該死!他一出生就應該被掐死在孃胎裡!”
原以為,書粉會為自己說話?
誰料,聽聞黑子的這番激進發言,以白子為首的【保守派】直接發言:
“我覺得,你們還是過於保守了”
這一幕情景差點都給江海都整蚌埠住了。
“總而言之,想我死就完事了是吧?”
你要問江海慌不慌?
其實,一開始可能還是挺慌的?
但是,沉下心來一想,當初魯迅先生在那麼嚴峻的形勢之下,都能既頑強而又遊刃有餘的生存下來。
和魯迅先生相比,自己遇到的這點兒挫折算什麼?“小場面罷了”
煙癮有點兒上來,江海從兜裡掏出一根利群叼在嘴上。
正當他站在學校人工湖旁,欣賞著這這一副別緻的風景之時。
忽然,他收到了一則來自於編輯楊殊曼的訊息:
【什麼時候開新書?】
看到這則訊息,江海愣了一下,簡單思索一番過後,他給楊殊曼回了一條訊息:【再讓子彈飛一會兒,不著急.】
你要說江海是不是因為太慫所以才不敢開新書?
這,還真不是。
江海現在的重心,已經不在網文上,他現在著手的重心有三件事情:其一,完成《龍族》前三冊相關劇情在雜誌上的連載。
生命不息,刀人不停。
為了實現自己這一座右銘,江海可謂是煞費苦心。
其二,督促文工團《竇娥冤》話劇的排練。
這屬於刀人的另一賽道,肯定不能停。
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不管是老舍文學獎又或者曹禺戲劇學獎,都將在這兩個周,舉行緊張而又激烈的評選評比。
江海從來就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初心——
寫網文,是為了利。
寫傳統文學,才是為了名!要想成為一位世人敬仰的大作家,讓國內外學者都對自己刮目相看,只單單靠網文這種寫作方式,肯定沒有辦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要想要博出位,想要出名——
終究結底,還是得走實體文學的路子。
江海,是有野心的,並且他從來就不想掩飾自己的野心。
誰不想拿獎?誰不想出名?我之所耗盡心神的去寫這《許三觀賣血記》,寫《竇娥冤》,寫《梁祝》,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惡趣味。另一方面,我就是想為悲劇文學正名!
文學,不應該成為粉飾太平的存在,如果不能文字不能宛若尖刀一般直接插入讀者的心臟,喚醒人們的良知和警醒。
那這種文學,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不管是《許三觀賣血記》,又或者是《感天動地竇娥冤》,仔細閱讀正文內容不難發現,它們看似在描寫個體的苦難生活,實際卻是在講述大時代背景下,底層人們的艱辛與掙扎上層,對於下層的壓迫。
上位者,對於下位者的漠視。
腐朽的社會框架。
步子邁得太大,以至於走錯路的荒唐時代。
這些作品看似只是在描述個體苦難,實則在藉著敘述這種苦難,警醒整個社會.“悲劇文學實在是沉寂了太久,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憑藉我個人的努力,重塑苦難榮光”
也正是基於這般考量,這段時間,江海才會放下手裡的事。
全心全意投入到傳統文學的創作之中。
“我需要再做點兒什麼,才能讓我手裡這些悲劇題材的作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