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忠犬八公》的溫馨開局?問世間情(第3/4 頁)
的很不錯,如果我不是聽陶教授介紹,我真的都不敢相信你是第一次接觸戲劇這個東西.”像是頗為驚歎一般,文聯的李紹元會長以一種頗為讚賞的眼神看向江海,“這麼年輕,就能寫出《梁祝》這樣的古風經典?”
“江海同學,你以後的路途,大有可為啊.”
不管是從文學戲劇方面來賞析。
又或是從【戲劇的結構三要素】來解析。
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看待,江海所創作的這部《梁山伯與祝英臺》都可以稱得上是經典之中的經典。
文學性,拉滿!
話劇舞美給到人視覺上的衝擊,也非常震撼!澄海大劇院的宋宏偉院長也順著李紹元的話接了下去:“接下來三個月,《梁祝》會成為我們劇院的主演話劇,我們將給到《梁祝》和《雷雨》一樣的排期。這麼小的年紀就能寫出《梁祝》這麼優秀的話劇?江海,你以後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啊”
話劇院的主要營收是賣票,作為劇本創作者的江海,可以收到每場話劇公演5%的票價營收作為報酬。
就比方說,今天這一場《梁祝》的話劇,大劇場2000人滿座,票價350一張。
這一場《梁祝》票價的總營收是七十萬,江海能分到七十萬票價的百分之五作為報酬,也就是三萬五千塊。
錢雖然不多,但對於學生來說,總歸是一份收入。
為了防止江海多想,陶春芳老師還特意提醒了江海一句:“你不要嫌少,百分之五對於劇本創作者來說,已經是很高的分成收入了.”
話劇這個東西,不同於電影,它所消耗的人工物料成本其實是非常之大的。
演出場地的租賃、演出人員的工資、投影裝置的維護、舞美效果的打造等等.這些涉及到的每一樣,都需要用錢!雖然說,一場戲在滿座的情況下賣七十萬,這聽起來很多,但要是把這些錢平分到每一位演出人員的手上這可就剩不了多少了?“我明白的老師。”江海笑著朝著陶春芳老師點了點頭,“能拿到百分之五的分成,我已經很滿足了。”
寒暄一陣也就夠了,沒必要擱這一直耗著。
正當江海想著和這些文聯、作協、又或者文藝界的領導打個招呼就撤退之時。
忽然,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瞬間在現場響起:“江海,這《梁祝》和《竇娥冤》,真是你寫的啊?”
順著這道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江海看見一位長髮及肩,模樣還算是溫婉的女生。
“你是?”江海順嘴問了句。
“賈芊芊。”她回答得乾淨利落。
像是沒說過癮一般,賈芊芊看著江海,又續上了剛才的話題:
“你確定你寫《梁祝》和《竇娥冤》,陶老師沒給你提供過什麼幫助?”
“還有,你確定你在寫《梁祝》的時候,沒有借鑑過著名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嗎”
賈芊芊在說這話之時,語氣還著重強調了‘借鑑’兩個字。
任誰都能看出,《梁祝》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結局過於相似,故事的最後不止於【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殉情,哪怕是親密無間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兩人,也同樣是在相擁在彼此的懷抱裡死去有些人天生說話就是夾槍帶棒的。
雖然沒有明說,但在場之人又不是傻子,賈芊芊話語裡的言外之意又怎麼可能聽不出來?
其一,質疑江海的《梁祝》並非是媒體吹噓的一般,是由自己獨立完成。
其二,她嘴上雖然說是‘借鑑’,但實際卻認為江海這《梁祝》,它有抄襲的嫌疑.對於一位讀書人來說,平白無故往人頭上扣上“抄襲”這麼大一頂帽子。
這,可是一個相當之嚴重的罪名。
“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想搞清楚真相.”
你要說這賈芊芊何許人也?她本身在文學界可能並沒有那麼出名,但要提起她的父親,在當代文壇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賈平凹“江海,你敢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嗎?”
你要說江海抄沒抄?
抄,肯定是抄了。
但他抄的東西,可並非存在於這個世界。
既然這些東西根本就不存在於這世界,而是來自於他夢裡的前世,既然如此這怎麼能算抄?“所以.”江海思索了一陣,以一種玩味的眼神看向賈芊芊,“你是想讓我自己證明一下,《梁祝》和《竇娥冤》都是我自己寫的,別人在我創作劇本的過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