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作者何嘗不是讀者的苦主?(第1/3 頁)
第150章
作者何嘗不是讀者的苦主?
很難相信,一個好好的籤售會,竟然能被這江海搞成是這樣一副哀聲載怨的模樣?
一時間,袁詩筠竟然搞不清楚,這到底是籤售會還是追悼會?你說其他人在現場哭一哭也就算了.這怎麼還能有人抱著骨灰罈子過來的呢?
這是不是也太離譜了?更讓袁詩筠吃驚的是,這江海,竟然真的在小坂正雄帶來的那罐骨灰罈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至於這麼寵粉嗎?等到若干年後,這骨灰罈子從墳墓裡被挖出來,知道的曉得這只是個簽名,不知道的——
保不齊直接以為這罈子裡裝的就是你江海?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類似於骨灰罈這種事情,其實是比較晦氣的。
誰家好人沒事兒在骨灰罈上來個簽名啊?看著江海這一番頗不避嫌的舉動,袁詩筠頓時就有些感嘆:“你還真是不怕倒黴”
在眾目睽睽之下。
只見江海拿起簽字筆,在骨灰罈上籤下了蒼勁有力的兩個大字安【江海】,然後抱起骨灰罈,頗為鄭重地遞到了小坂正雄手邊:“我對山下兄的逝世表示遺憾,另外,請代我山上哲也問好!”
“山上兄,是我為數不多欽佩的日本武士,沒有之一”
說實話,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場籤售會——
還真是滿奇葩的?一邊,是哭的聲嘶力竭的讀者,哀聲震天。
另一邊,是苦大仇深,抱著骨灰遠渡重洋前來求親籤的日本友人。
整個籤售會現場,亂成一片。
別的籤售會,都是作者和讀者的友好互動,怎麼到了江海這裡這作者就跟讀者的苦主一樣呢?
一見他,就哭。
一見他,就落淚。
聽聞身邊讀者的哭喊,再看著抱著骨灰黯然神傷的日本友人,見到這一幕情景,饒是自認為自己心裡素質還比較好的袁詩筠都忍不住感嘆一句:“這玩意兒,敢不敢再奇葩一點?”
正值籤售會發布的如火如荼之際。
連載有《龍族1:火之晨曦》的雜誌期刊《青春前言》,已經被運送到各大書店。
《青春前言》所對標的目標讀者是13到18歲的年輕讀者群體,所以自然,這種青春讀物的主要售賣地址——
自然是各大校園周邊!中午,趁著午休之時,一大票學生從教室魚貫而出,瘋狂奔向周邊的雜誌社,報刊亭。
對於上課不能玩手機解悶的學生來說,
從這些書店,報刊亭裡淘兩本上課摸魚的課餘期刊雜誌——
基本就是無聊時光的唯一消遣!
市裡的初中,高中,基本都分走讀或者半封閉式。
走讀的學生,可以趁著午休的時間,走出校門去到周邊的報刊亭淘書。
半封閉式的學校,在學校裡,也基本都會配備一到兩個書店。
剛一抵達這些書店,報刊亭周邊,如飢似渴地學生們就開始朝著書店老闆大喊:
“老闆,新版《阿衰》有到嗎?有到的話你給我來一本.”
“《偷星九月天》這麼快就賣沒了嗎?我才剛到啊!真的不至於吧”
“老闆,麻煩給我來一本《意林》,我要賈平凹老師主筆的那一期.”
“《故事會》有沒有到店?老闆給我來一本《故事會》.”
雖然,傳統紙質傳媒在國內的影響力,現在是日漸衰微。
伴隨著短影片領域的發展,以及電子閱讀的興起,有相當一部分人早就摒棄了紙質書這種東西,大家不管是看小說,又或是看漫畫,早就已經習慣在手機,平板等一系列電子裝置上閱讀。
但是,很顯然,放棄紙質閱讀的這一部分讀者——
明顯就不包括學生群體!
在學校裡,學生是不能玩手機的啊!對於半封閉式學校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一個星期七天,有六天都摸不到手機,在課餘閒暇之餘,他們只能透過閱讀這些課外紙質讀物,來打發沉悶而又無趣的課餘時間,以此舒緩自己在學習上緊張的壓力.也正是基於這一批新興學生的購買力,這才令得相當一部分紙質雜誌期刊,能在這個快節奏的網際網路時代,生存下去.很顯然,《青春前言》就屬於是這種雜誌期刊的典型!
其實你要說《青春前言》在學生群體之間的影響力有多大?這,還真不至於。
《青春前言》屬於是青春類期刊裡檔次稍微中等偏下